不到16万买本田中型猎装车,猎光e:NS2比自主品牌还要卷

My车轱辘

2805阅读

06-26

谁能想到,凯美瑞和雅阁这两大日系B级车销量支柱,如今已经跌到15万以内,可想而知,汽车市场内卷的风潮,正在迅速蔓延至合资车市场。而面对浪潮更为汹涌的纯电动车市场,合资品牌也毫不示弱。

6月25日,东风本田猎光e:NS2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配置,限时售价区间 15.98-17.98 万元。并且还提供了三电十年不限里程质保、免费流量、免费充电桩等权益。

东风本田猎光e:NS2这款车最早在去年年底的广州车展上亮相,是e:NS品牌第二弹产品,是一款基于纯电平台开发而非油改电的车型。

而且关键是这台车的定位为纯电猎装轿跑,其中掀背式的尾门设计让整车看起来动感十足。而尺寸上,新车长宽高分别为 4788/1838/1570mm,轴距为 2735mm,车长和轴距比现款的新一代CR-V还要长,达到了中型车的水平。

不到16万能够买到一台纯正的本田中型纯电猎装轿跑,可以说相当有诚意了,至少油电同价这一点上,东风本田算是赶上了。

外观设计上,猎光e:NS2配有发光“H”标,加上贯穿式灯带,显著提升了前脸的时尚感。在尾部,e:NS2配备贯穿式尾灯,它与前灯组形成呼应,同时还起到了提升辨识度的作用。

从侧面来看的话,猎光e:NS2确实采用了大溜背的运动化设计,但跟纯正的猎装车比的话整体姿态相对偏高,如果离地间隙再低几公分,相信颜值会提升不少。

另外车身配色上提供了银峰灰、幻镜红两款金属漆,两种车色都很有年轻活力的感觉,个人觉得黑色更加惊艳,因为之前在广州车展上亮相的纯黑配色的e:NS2,配合发光本田标和贯穿灯,真的是让我一眼就期待住了。

尽管猎光e:NS2有着相当个性化的猎装外形,但官方也强调了,这台车主张实用主义兼顾个性化设计,所以内部空间是非常宽敞实用的,可以说完美诠释了本田一直以来所追求的MM理念。

后备厢空间达到同级领先的506L,后排座椅放倒后,纵深可达1875mm,开口尺寸1120mm,随时秒变双人大床房。与此同时,前排座椅靠背也支持躺平,并能够与后排坐垫平齐,形成舒适灵活的躺平空间。

内饰设计部分,猎光采用了新能源时代惯用的极简化设计,12.8英寸互联智能屏、11.5英寸投影式HUD、9.4英寸全液晶智能仪表和流媒体后视镜等多屏联动设计。

在配置方面,猎光e:NS2还配备了12扬声器的 BOSE音响系统,ANC主动降噪和四门夹层静音隔热玻璃,提供了静谧的私人空间。另外新车还首次搭载本田智能供暖系统和6种可交换香型的车载香氛系统,带来非一般的感官体验。

在智能化方面,猎光e:NS2搭载了HONDA CONNECT4.0智导互联系统,拥有全新的AI智能助理,以及15种智能场景模式,并且支持智能手势控制交互功能,以及CWC实时座舱监测,具备儿童关怀和内置遗留物提醒功能。

至于三电领域,猎光e:NS2是一款既追求开得爽,又要坐得舒适的本田车。其搭载了光棱3H纯电架构,采用68.8kWh宁德时代高密度三元锂电池,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545km,驱动电机最大输出功率150kW、最大扭矩310N·m。

本田的调校实力在猎光上得以充分施展,最适合车辆的转向操舵力曲线,带来人车合一的驾驶感受,四种驾驶模式随心切换,可轻松面对种种路况。

两万多种场景算法,实现起步不失速,加速丝滑,减速无拖拽,用敏感制动,让乘坐“0眩晕”;振幅响应型减震器、配合全新一代座椅骨架技术和高回弹高阻尼座椅填充材料人体工学座椅,彻底解放乘客的腰和背,让乘坐“0压力”。

而在安全性方面,猎光e:NS2采用了ACE承载式车身结构,超高强度钢使用率达33.2%,最高可承受1500MPa强度,全系标配7个安全气囊;被动安全方面,猎光还搭载了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满配16项功能,可靠且实用。

近年来,东风本田在混动、纯电领域齐发力,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东风本田在完善强电智混系列的同时,还不断发力纯电市场,通过猎光e:NS2开辟“猎装轿跑”新品类,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另外,东风本田还以灵悉新能源品牌,缔造高质价比的新能源汽车,覆盖更广的消费群体,进一步推动品牌新能源销量增长。

此前东风本田透露,猎光e:NS2、灵悉L、“e:N SUV序”都将在2024年上市,它们的陆续登场,让东风本田加速迈入“纯电时代”。据悉,东风本田计划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车型,而且到2027年就不再推燃油新车,电动化决心十分坚定。

结语

随着猎光e:NS2的上市,我们不难发现,东风本田这是要彻底火力全开的架势了,无论是这款车更加强劲的越级产品实力,亦或是诚意拉满的售价和上市权益,都体现出东风本田发力纯电市场的决心,随着后续诸多实力强悍的新能源产品上市,未来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ZW)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