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8月1日于奔驰EQE 350在韩国仁川车场起火的新闻,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但是这里有三个问题,一是相关报道出现了分歧,就是受损车辆的数目和受伤受波人人员的数目问题。这个好解释:因为现场比较混乱,所以统计有失误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仔细查看这件事,是8月1日发生的,而经过4天之后即8月5日,才突然在韩媒、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而且数字都对不上,这说明,背后是有人在借此带节奏,以至于都无法统一口径。
第二个问题特别有意思:一般电动车起火之后,厂家一般不会供出电池供应商。因为无论是哪家电池厂商成为其供应商,都是经过相当严格的体系认证考验才能加入的,厂商供出供应商,有推卸责任之嫌。像奔驰这种老牌子厂商,更是不会干出此种事情。不过,有一张奔驰电池供应商的表格在网上流传,上面明确表明,奔驰EQE 350是用的正是孚能电池。而孚能电池,奔驰有3%的股份,属于自己人。
我们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厂商,也不能保证其旗下每一辆车都不会出现事故,包括质量事故。再严岢的制造体系下,也不能百分百保证。这是客观规律决定的。
所以这起事故一发生就被如此喧染,而且电池供应商被抓住暴揍,真是非常的奇观。
第三个问题也有意思,充分看出韩国人一惯的行事作风。在此之前,韩国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电车自燃的事件,而且,此次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死亡事件。就在不久的6月24日,经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确认,韩国京畿道华城市电池工厂火灾中有18名中国公民遇难。根据现场救援人员通报的最新消息,此次火灾已造成22人死亡、8人受伤、1人失踪。
也未见他们如何对事件对其电池厂大动干戈。人命关天的事啊……
鉴于他们如些双标,不妨可以从更深更广的行业层面上,去解读一下此事。
《汽车很听话》也查阅了一些资料。
你要知道的是:韩国SK On工厂,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火灾事故。
据报道:建设在江苏盐城的动力电池工厂,在2023年6月和11月居然发生了两次火灾。有消息称其中一次的起因只是场内堆放杂物所致,另一场则是导热油管设计缺陷引发火灾,可见其内部的管理之混乱。
2023年11月21日,SK On盐城电池工厂火灾事件,而此前,SK On在江苏盐城的工厂曾在去年两次出现安全问题,另外韩国储能电站多次发生火灾事故,与其主要采用的三元电池技术路线密不可分。此次发生火灾的工厂为SK On位于盐城的第2座工厂、才刚完工没多久,为了量产EV用电池、正进行试运转。SK On原先目标是在2024年4-6月让上述新厂开始进行量产,不过在火灾调查结束前、开始量产的时间仍不明。
不只是SK On,韩国电池产业正在遭遇普遍性的危机,韩国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LG新能源的出货量也下降了11%。
接着,财务危机也突然暴雷:据报道:韩国最大全球第四大电池制造商锂电池制造商SKOn因压错注扩大欧美产能而陷入亏损,目前正面临技术和市场双重压力。SK集团计划合并子公司以支持SKOn,SKOn需在下半年实现盈亏平衡。所有高管级别的员工年薪全部冻结,并宣布从7 月 7 日起,公司进入 “ 紧急管理状态 ” 。据金融时报消息,它自从 2021 年单独成立公司之后,已经连着10 个季度亏损,这几年几乎就没怎么赚过钱。而且净债务也是越背越多,相较于去年同一时期,已经从2.9 万亿韩元增长到了 15.6 万亿韩元,足足有五倍多。今年第一季度比去年第四季度亏损额度扩大17倍,销售额还同比减少了49%!
而与之相比,我们新能源汽车暴发至今,从多国内电池厂家已经成为世界排名榜单的前几个,个个赚得盆满钵满。能不让人眼红吗?!
于7月17日,韩国上市公司SK Innovation和同属于SK集团的子公司SK E&S,各自召开董事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两家公司的合并议案。
事实上,在这一合并案中的另一大关注点便是SK On的生存问题。SK On公司是SK集团电池业务的载体,但其作为全球第四大的电池制造商,近期被爆陷入财务危机。
有媒体注意到,今年3月,在Inter Battery 2024 峰会上,SK On 表示,公司已经完成了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计划于 2026 年开始生产。抛弃了三元锂电转投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完全不可能绕开宁德时代,绕不过比亚迪。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最新全球动力电池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以合计53.2%的市场份额主导着全球电池行业。
所以,接连出现财务及产品安全等质量危机的SK On,明显是急了。
韩媒如今这样的大规模地报道一桩普通的电车自燃且没有人员死亡的作法,明显是典型的双标。是否是SK On及其财团的授意,咱们没有证据不能瞎说。但是,揪住同样是三元锂电池的孚能暴揍一顿,肯定是有打击中国电池商的意图在里面。只是,韩媒也不想明白点:同样是三元锂为主要产品,你SK On就能免于飞来横祸吗?就算你要转型,你那磷酸铁锂电池啥时候能装车?两年后?两年后就不知道你是否还会存在了。
其实奔驰采用孚能电池并没有毛病。在中国新能源发展之初,不少的百年老品牌都在中国的土地上寻找电池合作伙伴,宝马找了宁德时代,奔驰找了孚能,大众也有相应的电池合作商。可以说,正是宝马奔驰严岢的制造工艺,造就了宁德时代和孚能等今天如日中天的电池制造地位。
自己养大了的鸡,不能让别人抱走去生蛋。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奔驰宝马,都要对此心里有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