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济南实测,“青铜右脚”居然也能开出低油耗!

中视汽车

3388阅读

08-20

一场简单的节油赛,小编本以为,凭借着自己和同伴的驾驶技术,拿个第一太轻松了,结果居然连前三都没进入,这脸打的有点疼啊。

第五代DM技术解析会-济南站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前两天比亚迪在我大济南举办第五代DM技术解析会,并举办了一次节油挑战赛。小编被分在了下午组,所以在上午的技术解析会上,本着爱学习的态度,小编很认真的聆听了来自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的技术讲解。要说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自5月份发布之后,就引起了汽车市场广泛的热议和关注。小编同样也在此列,很想弄明白,第五代DM技术究竟是如何实现量产发动机热效率46.06%、百公里亏电油耗2.9L(NEDC)和综合续航2100公里(NEDC),从而开创油耗2时代的。

第五代DM技术解析会-济南站

根据比亚迪工程师的介绍,这要得益于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赋予强大的技术基底。

首先,第五代DM技术依旧采用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实现了全球量产最高46.06%的热效率,EHS电混系统通过极致的结构设计,功率密度提升70.28%,并大幅减少能量流动路径的损耗,综合工况效率达92%。插混专用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15.9%,保障“心脏”充分“供血”。三大核心部件的全面进化,为第五代DM技术塑造了强大的筋骨。

其次,第五代热管理架构上升到与动力架构相同的重要等级,从原来的各系统独立,提升到了整体架构的高度。它由前机舱热管理、电池热管理、座舱热管理组成,协同作战,确保能耗最低。这一架构让车辆在高温环境下,能耗最高节省10%,在低温下最高节省8%,确保了节能和舒适双重体验。

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方面,第五代DM技术集成行业首个插混动力域控七合一,实现了功能复用,功率密度提升18.3%。行业首创芯片集成,实现VCU(电压控制单元)和双MCU(电机控制单元)三脑合一,芯片算力提升146%,充分提升整车的集成度和性能。

创新三大架构 实现极致追求

解析会过后,以秦L DM-i和海豹06 DM-i为测试车辆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实测终于开始了。测试路程中城市快速路占比70%,市区道路占比30%,可以说主要以插混车油耗偏高的高速路线为主。出发时SOC(荷电状态)不低于15%,全程空调自动开启24℃,能量回收设置为标准模式,每辆车上两名乘客,并且最终油耗还需计入电量消耗的影响。

很荣幸的与《车界亮点》的孙老师分到了同一辆车,也是一位驾驶高手,这让小编很是满意,于是得意的向各位同行表示,这第一我们拿定了。于是摇晃着加满油贴上封条之后,我们一路哼着小曲唱着歌,沿着经十路一路开上了高速。尽管途中下起了大雨,会对车辆油耗表现有所影响,但我们的心情并没有受影响,依然欢歌笑语的结束了历时两个多小时,120多公里的行程,回到了起始的加油站,继续摇晃着加了3.22L的燃油。

当工作人员紧张而又忙碌的计算测试结果时,小编依然是充满了信心。但是结果却是这一组同行以2.40L/km的成绩获得了冠军,而小编2.61L/km的成绩,居然都没有进入前三,这让小编感到脸上隐隐作痛。

不过打脸归打脸,小编不得不佩服第五代DM技术的真实力,最终济南站油耗实测的成绩全部低于2.9L,这波“反向虚标”有点意思啊。也难怪第五代DM技术首搭车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在6月的终端销量分别为20100辆和14000辆。实测成绩和销量表现,也足以说明第五代DM技术已经备受市场认可了。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