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0万买车精打细算,中产放弃奥迪,成都人戒掉冲动消费

路咖汽车

5075阅读

09-01

成都车展里,可以轻松的卖出很多东西,比如瑞幸咖啡会时不时停止接单,买一杯其他品牌的咖啡往往要排队等待半小时以上。但,在2024年,如果要卖出一辆传统定义的车,却十分艰难。

成都二字,直接关联的关键词非常多,有美食、慢生活、休闲、天府等。在汽车等很多消费领域,它在消费力上是遥遥领先的存在,早年间网红和玛莎拉蒂、高铁合影的时代,玛莎拉蒂全球销量增长由成都带起。从宝马、奔驰、宾利、兰博基尼,到丰田的皇冠、埃尔法,再到华为鸿蒙智行、蔚来、理想,每一家想要在30万元以上,甚至100万元以上市场做文章的车企,都会以成都作为核心战场。

比如,这一次被戏称为“宝马拯救了成都车展的媒体报道”,就是因为持续不断的价格战打的很多车企都亏损,于是砍掉了成都车展的活动以及媒体邀请,而宝马还在坚守。近几年的时间里,它在成都分别发布过全新7系、4系、X1,这一次又是第七代M5、X3长轴距。

不过,成都变了,不止是明面上的GDP一跃在2024年上半年冲到第七。南京被挤到第10,原因自然是成都从安逸,变成了内卷。最近限电,成都的网约车司机忽然发现,自己一跃成为了全国所有城市里网约车最卷的TOP3。

2024的成都人,不再愿意为简单的豪华买单

2022年的成都车展,开展后暂停,再继续。那时恰逢高温、少降雨带来的拉闸限电,成都人忽然发现,新能源也没那么香,尤其是纯电动所带来的焦虑并不低。于是,早在2年前,成都人就已经认识到了,新能源替代油车里,插混更好;

2023年的成都车展,恰逢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烈度爬到高点,消费者对车价的预期降到低点,最终成交额较2022年下降4.3亿元,背后的结果是成都人对合资品牌的追逐开始衰弱;

而2024年的成都车展,随着整个社会的内卷烈度升高,成都人也开始继续转向。原本最擅长的豪华车消费,在这一届中扭转为“如果只是车很豪华,没什么新花样,那不买也罢。”

成都好像一面镜子,用钱包进行投票,选出每一次的趋势变化。而豪华车,则是这一次深度洗牌的最核心区。最清晰的案例就是,车展一共有16个馆,理论上每个花钱观展(首日100元、后续40元,甚至更低)的人,在即将结束时会多看看。

但,15馆、16馆,则是典型的低气压。首先会感受到更凉的气温,其次是更低的分贝数。成都车展前几天,最高温度都在38度甚至以上,但因为观展人数众多,馆内气温其实并不低。而来到收尾的15-16馆,这里更凉快,因为人数更低。声音的嘈杂,也因为人数变少,变得更加宜人。

这2个场馆聚集着以往所有车展里,大家都愿意来打卡拍照的宾利、兰博基尼、保时捷,也聚集着奥迪、捷豹路虎、捷尼赛思。

但,如今,往日的局面不再,成为了冷清的存在。往年能够以价换量的奥迪A4L奥迪A6L奥迪Q5L,现在接近是车展里观众不会留意的弃子。媒体日之后的第一个公众日是休假的周六,也是最重要的销售开启点。这是车企判断每次车展销量完成度的重要开启点,而局面是,现场的观展人数比媒体日“腰斩”。

而奥迪的展台,也冷清到了不需要描述,一眼就能看清的地步。这不止与人流量下滑有关,也不止因为奥迪没带来什么值得一看的全新车型,也不止于奥迪没有举办活动。而是,奥迪已经脱节,如今的产品,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车。奥迪的展台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RS车型,昂贵且不好卖,在欧洲已经发布的奥迪A4L换代车型,奥迪A5,预计是给广州车展留的彩蛋。

“BBA是烂大街的,开着哪还有太多优越感,又没有国产车那么好玩”,这是奥迪面对的核心问题。原本,奥迪能靠着大空间和便宜的价格等等,很好的成为中产的第一台豪华品牌家用车。但如今,随着它的每一个主销车型市场里,都塞满了大名鼎鼎的新品。奥迪能够讲出来的故事,却依然只是,四驱、驾驶、加长轴距。

而且市场的竞争循环继续演变成了,即便是价格下探,但国产车以1年甚至8个月一改款的速度,迅速把留出的空间填充。相比2年前,如今奥迪A4L的裸车入门价格已经跌到22万元左右,奥迪A6L已经跌到30万出头,奥迪Q5L被打到了27万元起步。但价格下探之后,它面对的对手却反而在增多,20-25万元里拥挤着小米SU7、Model 3、极氪001、极氪007蔚来ET5。25-35万元里,挤着华为和北汽的享界S9新车、华为和赛力斯的问界M7、理想的L6和L7、Model Y等一众月销轻松破万的车型。

一切的争斗已经不止是,奥迪的车内座舱语音速度怎么还这么慢,也不止是有没有智能驾驶,甚至只是新能源的加速和省油这些方面,奥迪依然选择用那些已经诞生了超过10年的EA888和Quattro等技术来迎合。

2024年3月发布的2023胡润百富榜里,600万元资产“富裕家庭”减少0.8%至514万户;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减少1.3%至208万户;亿元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减少3.8%至13.3万户;3000万美元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为8.8万户,减少4.5%。

消费市场的格局是,中产对于汽车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开一个有面子且舒服的车代步,传统豪华车的逐渐普及,抵消了差异感。而且,越来越多价格更便宜的车辆都可以实现基本相同的代步体验,而同价位的车型上,都可以做到奥迪做不到的功能。就比如一个肉眼可见的问题是,50万元的预算,你会买奥迪Q7还是问界M9,那么简单。标准答案,肯定是选华为。

乐观消费的成都人,开始学广东人的精打细算

简言之,成都车展所体现出的一切,每每都能领先整个社会趋势半年,甚至1年。

如今,成都人的消费冲动欲在不断缩减,遇事更加精打细算。这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广东人的消费逻辑转变,轨迹几乎完全一致。

此前能够率先、快速收获财富,对未来收入有良好的预期。再到收入和经济发生波动,再到开始谨慎消费,精打细算后才会大额消费。

现在的成都人,和广州人一样,并不会只为豪华、能代步、驾驶乐趣而买单。更多,他们要考虑的是,能省一点是一点,能好玩一点是一点,最关键的是,能让自己开心,而不是让别人觉得有面子。

奥迪,无疑就是很好的典型例证。广东确实先天因为日系车文化,对德系车没有明显的感觉,但反差的是奔驰、宝马,能够得到认可。成都本身在汽车文化上是一张白纸,而如今开始对奥迪无感,二者的相同点其实是,大家只为先进而买单。

2018年开始,车企在中国大喊新四化,从传统开始转型。如今时间过去6年,但仍能发现很多车企其实是在原地踏步。

为何销量低,用单独的一个原因,并不好解释。因为从2024的成都车展来看,原因已经不止是“它上不了绿牌”,不止是“它的车机好难用”,不止是“它没有智能驾驶”等。如今,一刀切的回答,解释不了核心问题。

仔细的看一下这次成都车展,表现相对较好和表现不够好的车企,它们所展现的最核心反差是,进步幅度。

同类跨国车企里,宝马把X3加长至X5标准轴距的数据,除了车内的空间有了明显的升级之外,整车的设计全部重新调整,比如车头和车尾都能通过设计,形成“X”的结构,再比如车内实体按键的恢复,智能化的升级。

再比如,第七代宝马M5的落地,4.4T V8带来的插电混动,既能上绿牌,电成为发动机的辅助,甚至细节到了,晚上回家时为了避免炸街吵到邻居,可以切换至无声的纯电模式。

奔驰也是同理,虽然没有举办发布会,但GLC插混的暗中登场,也是让很多原本只考虑理想和问界的人眼前一亮。至于同类车企里,凯迪拉克成为除了比亚迪之外,唯一在场外悬挂广告的车企,它的宣传语“最强双离合四驱”虽然劝退了很多懂车的人,但无疑也因为加长加大,吸引了很多家用客户。

车展里,成都人也更多的开始关注“花小钱、办大事”。例如,理想这一次公布“进入有监督自动驾驶”,以及华为鸿蒙智行全面的在推广端到端和ADS3.0,继续吸引了人流。另外,插混在这次车展里,也开始呈现出新的趋势。

在目前的市场里,谈及插混和增程,能够发现,发动机规格几乎全部落到了1.5T上。而成都车展中能看出的是,越来越多的车企在30万元以上的产品力,抛弃1.5T,换上2.0T,来实现更好的豪华认知。例如,预计50万元的方程豹豹8,换上了2.0T+插混。再例如,奔驰GLC插混,是2.0T+插混。以及,宝马X3长轴距未来可能的插混版本,也会是2.0T+插混的组合。

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用更少的油,有更高的智驾。不再简单的是认品牌,认同广告,或者是跟随销量,现在的人,更注重体验和分析。

同样能够验证这个结论的是,尽管何小鹏宣布小鹏MONA M03最终48小时3万台大定,是年轻人的第一台3系。但,小鹏展台在成都车展从媒体日到第二天公众日结束,这48小时里,却只有发布会时人头攒动,其余时间冷冷清清。

车价确实是便宜,但整车的核心特点也只有便宜。小鹏造车10年所强调的智能化,M03的主销版本的特点,较长续航、较低价格,高阶智驾的版本要在5个月后才交付,这种精致度、品质、期货,显然满足不了成都人的胃口。

写在最后:

没有特点的车,没有生路。实际上,从2022年年末的广州车展开始,就已经呈现了这种趋势。成都车展,以往因为强悍的消费能力,能够更宽容的促进一些车企的销量增长。而从2024年开始,这种盛景也将慢慢褪去。

诚然,行业在转型,但有人却是只转不成型。每个企业身上都有自己相应的特点和标签,奔驰的豪华没有丢,宝马的创新和运动也没有丢,华为是智能的新破局者,理想是华为的同行者,而蔚来除了服务和换电之外,也在更多亮出自己关于技术的肌肉。

比亚迪,是技术和新能源的代名词,再包括吉利、长安、长城、阿维塔、奇瑞、星途等等,如今都在大打技术牌,给自己身上赋予明显的特点关键词。

而消费者除了更精打细算、主动体验之外,其实也是越来越懂车,对车企先进与否的判断,就是如今用钱包投票之后的展台,冷清还是热闹。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