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利益分配格局都相对固定,特别是前几年,即便已经来到了新能源时代,合资暴利仍然在压制着很多自主品牌,用户的购车压力仍然很大。好在,随着比亚迪在国内外市场上日渐强大,这一局面如今已经有了改变。近些年,比亚迪为车圈做了不少贡献,不夸张的说,它等于是凭借一己之力,把合资暴利直接“拉下马”了。
那么问题来了,比亚迪到底是上了什么“手段”,才能扭转中国市场利益分配格局,甚至大力冲击合资建立已久的海外城池呢?接下来,我们不妨具体分析一下。
“薄利”多销,比亚迪其实真的够“聪明”
众所周知,很多合资车企早在燃油车时代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坚固城池,甚至有些长期都在打着技术硬核的名义,以“高价低配”“PUA”用户。这也是当下中国汽车市场上,合资暴利,自主品牌与用户利益占比较小的局面形成的原因。而比亚迪并没有“惯着”这些合资车企,“薄利”多销的思路显然打破了某些合资一贯的“PUA”策略。
根据易车以及上市公司财报的相关数据,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为161.30万辆,净利润为136.31亿,算下来卖一台车差不多才赚八千五(约0.85万)。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来,比亚迪的车确实不怎么赚钱。
当然,或许有人会质疑,有没有可能是产品确实没有合资好,所以才“薄利”多销呢?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以比亚迪在售插混车型为例,这类车型全系都标配了 12V 磷酸铁锂启动电池,增加成本、增加配置的最终目的不是“卖高价”,而是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另外,锂电池上游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比亚迪也没有像部分车企那样“视而不见”,仍然打着锂电池成本高的噱头加价在产品上,它是跟着上游材料价格趋势在走,上游降,它也降,不断的降本增效,最终回馈给广大用户。这些都是比亚迪能够冲击和摧毁合资车企的城池,甚至是空出长期被海外车企霸占的高端品牌市场的主要原因。
事实也证明了这种做法的正确性,比亚迪公布的财报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收入3011.27亿元,同比增长15.76%,首次超越营收曾长期排名第一的上汽集团;净利润136.31亿元,同比增长24.44%;扣非净利润为123.15亿元,同比增长27.03%。毕竟财报不会“撒谎”,比亚迪的做法其实无比“聪明”。
“舍得”投入,A股“研发之王”名不虚传
而必须要关注到的是,我们说比亚迪的做法够“聪明”,其实这份“聪明”的背后,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那就是它长久以来大手笔的技术投入所带来的十足底气。资料显示,从2011年至今的14年里,比亚迪有13年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有时候甚至是同期净利润的几倍。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近1500亿。据 Wind 数据显示,在 A 股超5300 家上市公司中,⽐亚迪研发费⽤排名第⼀,成为 A 股“研发之王”。这意味着,比亚迪不仅将从市场上获得的收益全部投入到了新技术上,更自掏腰包持续打磨产品,回馈市场,反哺用户,用硬实力真正惠及消费者。
连续多年的高研发投入,也让比亚迪有了更具优势的技术成果。就拿2024年来说,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发布了具有颠覆性的e平台3.0 Evo和第五代DM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效应的显现,比亚迪始终能够提供远高于价格的产品价值。而包括刀片电池、易三方、易四方等在内的诸多核心技术,也让比亚迪汉、秦、海鸥、腾势D9等明星车型在各自领域获得了成功。
目前,比亚迪已经拥有超四千名工程师的智驾研发队伍,构建起了一套全栈自研的智驾研发体系。2024年,比亚迪将推出10余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型。未来,比亚迪20万元以上车型将提供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选装,30万元以上车型将全部标配。而就在8月份,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在深圳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开发全球首个硬派专属智能驾驶方案。豹8将成为比亚迪旗下华为乾崑智驾首搭车型,新车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
这一切都说明了,比亚迪有足够的实力来实现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的优化、垂直一体化、规模化、高端化、出海等,让整车研发和销售更协调、更优化、更高效。换句话来说,比亚迪用领先的新能源技术打造出足够领先的产品,再利用国内产业优势不断竞争,这就能做到技术普惠,把用户购车成本降下来,合资暴利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就是无处遁形了,最终中国汽车市场的利益分配格局自然会发生变化。
结语
打破中国汽车市场的利益分配格局,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比亚迪却做到了,这一点很值得我们骄傲。当然,不管是技术上的大力投入,还是利用国内产业优势进行竞争,比亚迪最终的目的还是让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普惠市场与用户,寻求利润、销量与用户体验的平衡,实现真正的正向“内卷”,助推行业向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