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的钱都搞研发了,这就是“技术狂魔”比亚迪的执着

三个司机

6318阅读

09-24

比亚迪坚持走新能源道路,凭借加大技术研发投资,储备技术实力,在自主品牌的逆袭之路越走越远。

作者:三个司机

图片:来自网络

何为“顶流”?就是一举一动都能吸引大量关注。要论在车市中的“吸睛”能力,比亚迪说第二,就没有其他品牌敢称第一。近日,从不缺少流量的比亚迪因为“一辆车净赚9000元”的话题登上热搜,比亚迪甚至各个车企的赚钱能力,也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点。

单车利润9000元左右究竟是个什么水平?以比亚迪如今车市领头羊和全球新能源领导者的地位来看,这样的单车利润难免让人觉得与其“头衔”不甚匹配,要知道,长城、吉利、理想的都单车利润都要高于比亚迪。销量最高但单车利润并不是最高,比亚迪的钱都花在哪了呢?

烧钱也要大力搞研发

比亚迪上演逆袭“大片”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显而易见,比亚迪能够成为公认的“技术狂魔”,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都是“用钱砸出来的”。通过在技术层面不惜用力过猛的投入与坚持,比亚迪上演了精彩的霸气逆袭励志“大片”。

谁都知道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车企赖以生存的根本,但在当下的“乱世”之中,卷价格、卷营销已成为主流,静下心来造车已属不易,更别提“烧钱”搞研发了,而这也是正是比亚迪能够穿越内卷周期不断突围向上的主要原因。大力投入技术创新看似是高风险,但对于公司长期发展来说则是最为高效的行动。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对于比亚迪来说绝非是一句口号,而是早已将其深植品牌基因之中。表面上看,比亚迪已稳居销量第一,实则是背后的研发投入第一,为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攻城略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高达201.8亿元,位列所有车企榜首,超同期净利润66亿元。与主流上市车企相比,比亚迪的研发投入高于特斯拉(约人民币161亿),几乎等于长城、理想、吉利、长安之和。Wind数据显示,在A股超5300家上市公司中,比亚迪研发费用排名第一,成为A股“研发之王”。

能够拥有如此魄力的车企,在业界并不多见,但比亚迪已经坚持了14年,其中13年研发投入都高于净利润,有时候甚至是同期净利润的几倍。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近1500亿。这意味着,比亚迪不仅将从市场上获得的收益全部投入到了新技术上,更自掏腰包持续打磨产品,回馈市场,反哺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研发团队也十分强大,拥有超过十万名工程师,这些人中很多都来自全球顶尖的科研机构和高校。比亚迪通过不断地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形成了一套强大的研发体系和工程师文化,这也为其持续创新和技术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对研发的重视和投入,直接体现在了市场竞争优势上。比亚迪在电池、电动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上都实现了自主研发,形成了从材料到整车的全产业链技术闭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力,让比亚迪在市场上如鱼得水。

近几年,比亚迪不断从自己的“技术鱼池”中“捞出”一条条“大鱼”,刀片电池、CTB、DM-i、e平台3.0、易三方、易四方等颠覆性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次次刷新公众的认知,展现出“技术大拿”的强大实力。

从名不见经传到全球“销冠”,以及创造多个“全球首家”、“全球之最”,比亚迪以用户用车场景为准绳的实践精神,壮士断腕停售燃油车,坚持走新能源道路,凭借加大技术研发投资,储备技术实力,在自主品牌的逆袭之路越走越远。

出色的成本控制

比亚迪用硬实力真正惠及消费者

当我们把时间线拉长,会发现近些年比亚迪的单车利润处于持续上升态势,2021年以前单车净利为负,2022年每辆赚5600元,现在是每辆净赚近9000元。这也为比亚迪带来了喜人的财报。上半年营业收入3011.27亿元,同比增长15.76%,首次超越营收曾长期排名第一的上汽集团;净利润136.31亿元,同比增长24.44%;扣非净利润为123.15亿元,同比增长27.03%。

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增长的同时,比亚迪却在产品上做到了降价增配,而且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支出还同比增长高达41.64%。花的多了,赚的也更多了,看似不可能的背后,是比亚迪越发深厚的成本控制功力。

大家一定要明白,比亚迪的成本控制绝非“偷工减料”,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设计的优化,以获得同行所不具备的成本优势。此前比亚迪高层曾表示:真正的成本创新是技术创新。用硬实力真正惠及消费者,比亚迪确实做到了。

技术优势带来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带来规模优势,规模优势最终又会形成新的成本优势。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超过300万辆,巨大的销量大大摊薄了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成本。另外,比亚迪采取的是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模式,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自研自产,这进一步夯实了其成本优势。再加上锂电池上游材料价格下降,这一系列的利好,比亚迪都高效地回馈给了广大消费者。

一直以来,比亚迪所做的都是普及“技术平权”这件大事,让消费者用更少的费用,享受更好的技术。7.98万元起售的秦PLUS荣耀版,开启了车市“电比油低”的新时代。百公里亏电油耗2.9L的“工业奇迹”秦L DM-i,更是将质价比提升到全新高度。

甚至在用户很少关注到的细节方面,比亚迪也一丝不苟。比如在在售插混车型中全系标配12V磷酸铁锂启动电池,与传统铅酸电池相比,其重量更轻、自放电率更低,充放电效率更高,当然成本也更高。

传统认知中“薄利多销”无好货,而好货又都不便宜。但比亚迪却以一己之力打破了传统的利益分配格局,让国内车市“暴利时代”成为历史。用研发来普惠广大用户,比亚迪的大格局值得敬佩。

三个司机观点

如果只是陷入同质化的价格战与参数战,而始终无法拿出自己独有的核心技术,那么退出市场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比亚迪的强势表现,为更多厂商树立了标杆。面对竞争亦步亦趋无法长久,如比亚迪这种技术驱动增长的核心逻辑,才是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正解。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