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仓可以当皮卡用,但车辆定位是中大型SUV。如果说此前特斯拉Cybertruck(赛博越野旅行车)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么长安启源E07的出现,算是给市场和用户都开了新脑洞。除了两头讨好的跨界定位,长安启源E07依旧提供增程式与纯电动两种动力选择。并在20万元级别,提供了空气悬架。那么这款能够在皮卡与SUV之间随意切换身份的新物种,真的值得购买吗?
性能和能耗,跻身第一梯队
将长安启源E07这一跨界产物,说成是特斯拉Cybertruck(赛博越野旅行车)的平替,乍一听其实有点蹭热度的嫌疑。但如果我们将两者的核心性能部分拿出来对比,会发现其实这种比喻并不算是空穴来风。长安启源E07全车系最大功率版本,可以做到440kW总功率,以及645Nm的系统最大扭矩。其功率数据几乎看齐特斯拉Cybertruck的全轮四驱版(总功率441kW)。在官方零百加速成绩中,长安启源E07最快也可以获得4秒内破百的效果,这要比特斯拉Cybertruck的全轮四驱版,还要略快一些。
核心原因在于,长安启源E07换用了最高转速达到22000rpm的驱动电机。单论电机转速,长安启源E07这次已经追上了此前华为、小米等领跑的驱动电机水平。而且长安启源E07并没有因为超高的电机转速,选择适当削去性能输出。这点现在需要牢记,因为随着20万元以上的产品开始普及超2万转的超高速电机,免不了会有车企会选择通过大减速比设计,降低电机的转矩,弱化对高强度转子,更高速齿轴、轴承,以及散热设计的需求,从而实现低成本的高转速的效果。
而长安启源E07这台代号为XTDM32的单后置电机,最大功率可以达到252kW。甚至要高过华为那台TZ210XYA02(215kW),略低于小米SU7顶配TZ220XY102(275kW)的水平。所以长安启源E07的22000rpm超高速电机,显然是没有通过削减性能,实现低成本高转速的嫌疑。
另外,做超高转速电机,除了性能追求外,另一项收益就是低能耗。不需要通过此前那些复杂的计算,长安启源E07的纯电版后驱能耗为14.2kWh/100km,四驱版最高为15.2kWh/100km。还是以行业内能耗表现一向出色的特斯拉为例,Model Y的Performance高性能版,百公里能耗为14.4kWh。而后者的性能完全没法与长安启源E07相比。车身重量方面,最高能接近2.4吨整备质量的长安启源E07,更是远超不到2吨重的Model Y。
于是,在超高转速电机的背书下,纯电版的长安启源E07,也能把性能与能耗,都做到如今行业第一梯队的水平。至于说增程版,新车使用的那台代号为JL469ZQ1,排量1.5T的增程器,已经聊过太多次。这台增程器本身就是凭借完全以发电为导向的开发,通过高发电效率而出圈,所以在长安启源E07身上,就不再赘述了。
必须选四驱+空悬,多花6万元也值?
既然长安启源E07单一后置电机的性能就足够强,且后驱能耗还要比四驱更低。那么对于普通家用,或者偶尔需要拉点货的用户而言,是不是就可以把有限的预算,都留给空气悬架这种,对舒适性和实用性带来肉眼可见效果的配置上?答案可以明确来说,就是否定的。这还要从长安启源E07背后的SDA架构开始聊起。
新车作为SDA架构的首款车型,其实除了取巧的功能性设计,长安启源E07无论是车型级别,还是产品特点上,都很难说带来了什么划时代意义的硬件变化。因为SDA架构本身,压根就“不在乎”硬件,而是妥妥地想用软件定义汽车。简单来说,就是硬件标准化,可以随意按需搭配。软件部分,虽然感知、执行单元,甚至座舱系统、智驾模型等,都是相似的。但依旧能通过集中电气架构,实现个性化可控。
毕竟,硬件部分的标准化流程,汽车行业早在大众MQB、丰田TNGA架构时代就已经做到了。但在新能源时代,智能化的多样性并不利于成本控制,而单一性又锁死了车辆的个性需求。长安SDA架构要做的,其实就是在快速量产、覆盖,与满足车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
但这个平衡点最终还是要落在硬件部分。以长安启源E07为例,庞大的车身以及重量,再加上后货仓跨界替代皮卡功能的设计等等,都决定了其后桥需要更为宽泛的支撑力调节空间,以适配从空载、载人、载货、满载等情况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用户对空气悬架的需求,算得上是刚需。所以长安启源E07即便没有标配空气悬架的车型,也额外提供了选装。
可空气悬架只是一个部分,精细化的调节把视角引向软件部分,而这些汇总下来,其实就是主动技术。这项技术是依托日渐成熟的高阶智驾技术,但需要底盘、性能等执行硬件来执行。如果说空气悬架尚且留了选装的“后门”,那么在前后双电机四驱,除了性能需求,在平衡车身姿态,提供车辆稳定性方面,就是无可取代的存在。
甚至通过四驱智能版,再选装空气悬架的办法也绕不开核心矛盾。因为长安启源E07在这个配置还缺少激光雷达,以及双目式前摄像头。对主动悬架,或者底盘预瞄功能来说,处于高位前置的激光雷达,以及摄像头,无疑是最关键的感知硬件。当然,如果刨除智能驾驶,只站在性能和底盘的角度来说,800万像素级别的双前摄像头,与激光雷达本身,二者完全可以看作是互为冗余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该功能更要求距离判断精准,而非绝对意义上的画面精度。
所以最终的答案,就被推向了四驱智驾版(增程式26.99万元,纯电版28.99万元),即便它们要比两驱基础版本贵了至少6万元。但随着SDA架构在软件部分的不断迭代,硬件方面的缺失,将会使得车辆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最终落在实用效果上的差异,或许远不是购车时这几万元钱可以填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