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能不能搞好新能源,就看马自达EZ-6能不能爆款?

路咖汽车

6085阅读

10-28

如果长安马自达EZ-6爆款,那大众、丰田、本田等等,都会眼前一亮。

原因很简单,这证明消费市场对新合资模式的认可,长安马自达会率先跑通一条路线,之后进行更多的泛化。近几年的汽车行业,不止是燃油车向新能源的转型,也不止是从代步工具向智能化的转型,而是技术输入与配合的变化。

传统合资模式里,外方进行技术的引入、车型的定义,而如今的合资2.0时代里,长安马自达的率先变化,是强强联手,是用中国品牌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能力赋能合资品牌深厚的造车底蕴,充分发挥双方特长,弥补短板,实现1+1>2的效果。

所以,从长安马自达EZ-6把价格进行一步到位制定,对车型的定义等更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等等,它显然能带来很多的新答案。

13.98万起售,EZ-6变了哪些?

长安马自达EZ-6在现在的市场里是否有机会,其实能从它的几个核心变化上进行推导,一是思维模式,二是产品力表现。

思维模式上的变化很大,之前合资品牌的营销尺度相对有限,更多是保持形象的高端,而这一次,又是电影里的“马自达不塞车”,又是头文字D,一切都让人觉得更好玩,而且有明显的可记忆点。

以及,定价的表现上,长安马自达EZ-6也很中国。预售价16-20万元,正式售价13.98-17.98万元,这显然很符合当前消费者的认知习惯。对比起合资品牌的传统逻辑,先上市保持较高售价,强化品牌形象,再因为销量而进行降价促销等,更处于正循环。

进一步细分来看,产品的SKU也相比合资传统有了突破,全系总计7款车型,4款为增程,3款为纯电动。增程除了入门版本纯电续航为130公里之外,其余3款均为200公里,纯电动的逻辑也一样,入门版CLTC续航为480公里,剩余2款均为600公里。

而且,不论是增程还是纯电,其产品定义都是进一步缩小核心体验的差异,用比较多见的描述就是,配置拉满,入门即高配。13.98万元与14.98万元版本的车型,差别主要在于纯电续航的不同,130版本为18.9度电池包,200版本为28.4度。200版本的3款车型,每款之间的差价也都是1万元,14.98万元的入门版本已经能解决多数常规使用需求,再增加1万元到智雅版上,核心增加了L2级智能驾驶,而最满配的版本为16.98万元,是将音响、AR-HUD、座椅舒适性等全部拉满。

纯电动版本也是一样,3款车型之间差价1万元,区隔与增程版逻辑之间略有不同,智能驾驶上全系无区别,都是L2级,入门版与中配之间是CLTC续航里程有120公里差异,中配与高配之间的差异和增程版一样,也是AR-HUD、座椅舒适性、音响。

上述,分别解决了原本合资模式和中国市场之间越来越大的脱节问题,营销上、产品上、价格上、模式上,都是重新思考。

第一次尝试,后续机会如何?

再从市场角度看,长安马自达EZ-6也比较好的切中了市场空缺。原因主要在于,不论是插混还是增程,15-20万元的市场里,都鲜有合资品牌参与,这自然是与原本的合资模式相关。在燃油车时代,海外引入自然是以高打低,但随着如今的产业链爆发式增长,中国品牌才掌握着全球新能源核心技术应用的话语权。换言之,成本降低,技术提升。

所以,从EZ-6的众多核心参数上,它其实不仅是合资车里的同级别翘楚,面对一众中国品牌的车型时,也能给到优势。

当然,它的机会还有另一层,即冲向全球发布会上,有一段发言是,严格遵循马自达全球标准,具备为全球市场所接受的质量和功能。这既是EZ-6的核心利好,一方面,它身上能因为合资双方之前几十年对细节、安全、驾驶等方面的打磨,另一方面则是,它也会充分享受全球化之下的红利,因为它是全球车。据了解,在出口方面,长安马自达计划在海外利用马自达深耕各个地区的渠道优势,以保证在中国研发设计的新能源车型的海外销路畅通。而这一策略必定能够让转型后的马自达以中国为“基地”,辐射全球。这不仅满足于中国市场,更是为整个马自达品牌的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保障。

也就是说,不论是面对中国车市里严酷的价格战,长安马自达也不会通过减配等形式完成成本下探,而是用规模化进行摊薄;不论是面对各个市场的消费需求变化,因为有了1+1>2的结构,它也能最快的进行补齐以及补强。

当然,在中国市场竞争,EZ-6身上最核心的强点还包括,马自达对于驾驶的调校,马自达的产品耐用性等传统优势。

简言之,凭借着这一次的新车发布,尤其是价格的制定,EZ-6能否在高度内卷的新能源市场里取得竞争优势还有待时间的验证,但,面对燃油车进行争抢,这方面的优势已经成型。

写在最后:

所以说,只要是长安马自达EZ-6能够取得超出主流水准的表现,那后续的预期发展空间会是巨大的。全球对于新能源汽车转型的需求都是清晰可见,轿车打的赢,SUV的销量数字和利润表现都会明显更高。

曾经在中国“以技术换市场”的日子已经过去,及时作出调整才是正道。马自达EZ-6的出现,无疑是对在中国面临市场份额大幅下降的合资企业一丝希望,这也是合资大厂们对这款产品上市后的表现无比重视的原因。因为从理论上讲,中国车企目前拥有最强的新能源技术、最好的智能座舱和智驾技术等新时代的硬实力,而结合外资品牌在驾控、底盘等造车“传统项目”上的优势,能够取得比之前更好的成绩,是顺理成章。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