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电油耗2.6L,最高续航2390km!吉利雷神EM-i超级电混发布

汽车网评

4.8万阅读

2024-10-31

作者/编辑:陈杰

2024年10月30日,吉利汽车集团在成都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其最新一代超级电混技术——雷神EM-i超级电混

它不仅在混动电驱、高效燃烧、智能AI、冗余安全等多个技术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还标志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亮点:46.5%的全球量产最高热效率百公里平均油耗仅为2.62升2390.5km综合续航E-DHT 11合1混动电驱,亏电动力性提升30%。

吉利超级电混24.10.30

混动车,当下汽车市场火热“命题”。这一曾被众多专家不看好的过渡技术,正凭夺目的销量宣告混动时代来临。

混动舞台不再是丰田、本田的龙虎斗,比亚迪的强势崛起等,目前市场已趋百家争鸣的态势。

本篇约1500字,从技术、产品分类、产品上分析介绍吉利EM-i超级电混的发布。

吉利插混油耗2L 官图 概念车

混动电驱与高效燃烧技术的完美结合

雷神EM-i超级电混搭载热效率46.5%的雷神超级电混专用发动机,被认证为46.5%的全球量产最高热效率。百公里平均油耗仅为2.62升2390.5km综合续航

作为对比,比亚迪的第五代DM混动技术,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6.06%,百公里亏电油耗2.9L。

QQ_1730361704490

全新“驭风火龙卷”超高效燃烧系统是关键,其延续独特的设计理念,以“鸭嘴”式气道、Mask结构导气、仿形活塞顶等设计控制缸内气流,提升燃烧速度超20%,提高压缩比控制精度35%。双流道集成排气设计提升功率,发动机高效区域覆盖面积比上一代显著增加。

IMG_256

电驱方面,全球首发11合1混动电驱,E-DHT 11合1混动电驱系统主打高度集成:P1+P3电机、P1+P3电控、SiC无极升压模块、VCU、TCU、PDU、传动系统、TMS热管理系统、G-TCS主动防滑系统于一体。

电机效率最高达到98.02%,结构紧凑,比Everest减重13.5%,电驱综合效率高达92.5%,优于同类。

高效智能热管理系统也做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水冷EGR废气再循环技术、三层水套设计及暖机速度提升,都助力系统高效运行,使得亏电动力性提升30%

吉利 超级插混 发动机 制作图

吉利银河星舰7 超级插混制作检测

吉利首创“全域安全理念”,将汽车安全范畴扩至广义“全域安全”,构建含主、被动安全的九大系统。雷神EM-i超级电混凭冗余专利技术和高标准测试保证行驶不失控,亏电时可靠稳定。

图示,银河星舰7亏电高环155km/h高速测试2小时无性能衰减。

IMG_256

此外,雷神EM-i超级电混引入AI技术使系统智能。以天地云一体化智能网为基础,融合信息,借算力部署算法,实现智慧能量管理等体验。

IMG_256

AI大模型结合环境、驾驶、导航、路况等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决策,提升车辆能量管理等能力。基于多种信息对雷神智能电混油电决策等智能化决策,实现千车千面能耗控制,打破规则化混动策略。

IMG_256

同时,系统凭AI智能保电及轨迹预测,提前精确识别特殊场景的动力需求,高效储能。

化解堵车、爬坡时发动机噪声大、动力不足、失速等痛点。

IMG_256

动力细分及车型

目前,吉利的混动体系以雷神混动技术为核心,本质就是1.5T发动机搭配3挡DHT变速箱,由1.5T发动机和3挡DHT组成,它被命名为EM-P。

而EM-i就是在EM-P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性开发,发动机排量不变,但从涡轮增压变成自吸3挡的DHT混动变速箱则变成了单挡的DHT变速箱。从这里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

IMG_260

IMG_256

EM-P主打一个强劲动力,同时3挡的DHT箱子也保证了车速超过150km/h后的动力表现。而EM-i因为发动机和混动变速箱皆有所降低,因此核心主打性价比,关键指标也是油耗和稳定性。

QQ_1730369795112

IMG_261

IMG_262

EM-i混动系统是吉利目前最新的混动系统,主打经济和性价比,首次搭载车型是前阵子刚刚发布的吉利银河星舰7,预计价格会在10-15万的区间。

吉利银河星舰7 超级插混搭载 1官图

汽车网评:

吉利汽车集团在混动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追求动力的EM-P外,多了追求经济性和续航的EM-i。至于它的对手是谁,答案已经显而易见,比亚迪DM-i,各技术水平层面相当,甚至在油耗、续航表现更优

吉利银河星舰7 雷神超级插混 车尾 1

对注重油耗和经济性的消费者,吉利EM-i混动百公里油耗低至2.62升,极限续航达2390.5公里,大大降低出行成本,减少频繁充加油烦恼,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

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讨论。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