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蛮腰拼不过宁波港 广汽的隐忧在于合资过度依赖?

汽车很听话

5171阅读

11-08

上一篇我们讨论了陆家嘴输给“小草房”的话题,聊了聊上汽和奇瑞在国内市场的表现。这次我们接着聊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车企,一个是毗邻广州小蛮腰的广汽,一个是坐落宁波港的吉利。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画卷中,广州小蛮腰与广汽、宁波港与吉利汽车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仅是地理标志与企业的简单关联,更深刻地反映出两者在行业发展路径、战略眼光和市场表现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10月30日,广汽集团披露了2024年三季报,从财报数据看广汽上汽像极了一对难兄难弟。今年第三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收284.9亿元,同比下滑21.46%,这已经是广汽集团营收下滑的连续第三个季度。无论是广汽集团第三季度还是前三季度的利润,都创下了上市14年以来的历史最差表现。

时局动荡市场千变万化,另一边布局宁波的吉利则是另一番场景。吉利集团公布 10 月成绩单,10 月总销量 226686 辆同比提升 28%,今年前十个月累计销量为 171.6 万辆,同比增长 32%,在疯狂内卷的价格战中吉利在市场上显露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合资品牌一直是各大车企的利润奶牛。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不断发展和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转型改变了汽车行业竞争格局,让国产汽车品牌抓住机会逐步实现弯道超车。再叠加开年油电之争越卷越凶的“价格战”冲击,昔日荣光的合资品牌如何大象转身?中国自主品牌悍将又如何把握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革?

广汽如何自救?吉利大杀四方的杀手锏又是什么?我们一块来讨论分享一下。

小蛮腰VS宁波港

同上汽情况一致,出身国企的广汽同样根红苗正含着金钥匙出生,成立初期通过重组广州轿车项目,早在 1998 年 7 月就成立了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轻松获得了行业合资联姻的合作机会,相继有了广汽丰田、广汽本田、自主品牌双子星传祺、埃安、以及高端豪华品牌昊铂,2012 年广汽集团登陆 A 股市场,成为首家 A+H 股整体上市的大型国有控股汽车集团,可以说是更红苗正占据优势资源,一出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吉利在创业之初从事的是电冰箱、电冰柜、建筑装潢材料和摩托车的生产,从1997 年正式进入汽车行业,舒服哥怀揣着“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梦想开启了草根创业之路。

与广汽轻松获得合资资源不同,吉利草根创业的行业资源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全靠自力更生,从早期美日、自由舰、金刚等车型再到全球鹰、帝豪、英伦等品牌,再到吉利以 18 亿美元收购沃尔沃 100% 的股份获得技术和标准体系,吉利一步一步提升自家产品在安全性能、设计理念等方面的水平,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成也合资,败也合资

诚然,广汽长期以来在合资资源方面占得先机,并在过去想当长一段时间取得了不斐的市场成绩,与国外知名汽车品牌的合资企业为其带来了稳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然而,过度依赖合资模式也带来了隐患。广汽旗下自主品牌众多,但品牌定位在初期并没有足够清晰,各品牌之间存在一定的内耗。在品牌推广上也缺乏统一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故事。对于习惯利润奶牛的广汽而言,在某些方面似乎沉浸在广州小蛮腰的繁华之中,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与广汽的先天优势躺赢不同,草根出身的吉利一路摸爬滚打。从吉利1.0到吉利2.0再到吉利3.0时代,从普通品牌到豪华品牌、从轿车到SUV到跑车、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从国内到国际,吉利的产品不断迭代、进化。

2001年正式获得生产资质,吉利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书福哥为拿资质,到处呼吁: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拿到资质之后,终于开启了吉利1.0时代。2008年中国品牌汽车开始进入爆发的阶段,吉利顺势推出了全球鹰、帝豪、英伦品牌,并以18亿美元的天价收购沃尔沃100%的股份,开启了吉利2.0时代。2014年吉利发布全新品牌标识回归一个吉利,伴随着博瑞、博越、帝豪GS帝豪GL等吉利第三代精品车型上市,吉利汽车迈进了“精品车3.0时代”。接着,吉利迎来了4.0时代,以CMA全球模块化架构为核心提升动力性能,使产品与豪华品牌不相上下,而且在智能化和电气化领域实现了赶超。

如何构建技术护城河?

在技术研发方面,广汽在合资过程中对自主核心技术的积累相对不足,一些项目未能形成有效的技术壁垒,导致其产品在市场上同质化竞争严重。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时代,合资企业在新技术导入方面往往受到外方的制约,导致广汽在转型过程中步伐相对缓慢。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广汽自主研发的纯电平台相比吉利的发展速度滞后,未能及时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纯电车型。

当然,广汽并非没有机会扭转局面。首先,广汽应加快从合资模式向自主创新模式的转型。除了加大对自主研发的投入特别是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方面,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转变以往合资品牌高高在上的傲娇态度,打造科技人才体系。全体人员都要做好吃苦赶追的思想准备,往日已然过去了!

此外,要与时俱进没错,比如找网红直播,全体管理层开微信号带货什么的,看上去都不错,但是,却并没有真正弄懂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沉进去,就以为镜头前那么晃一晃就好了。新媒体时代绝不是简单请个红衣大叔或者全员直播就够的,而是要车企真正深入调研市场,走近消费者倾听消费者的需求和声音。同时,针对突发事件比如周鸿祎夹手,没有第一时间妥善处理,事后似乎也并没有让周鸿祎满意,天天举着个伤指头埋播,对品牌造成的伤害不是一般的大,应该重点提高应对公关危机的专业程度和响应效率,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而全员直播也似乎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都还在扭扭捏捏地糊弄。

吉利深知技术创新是汽车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在研发投入上吉利毫不吝啬,持续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一方面,吉利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在电池技术、电动驱动系统等关键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其最新的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大幅提升,充电时间显著缩短,有效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另一方面,吉利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也走在行业前列。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功能日益完善,从自适应巡航到自动泊车等功能都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总而言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企业要积极坚定的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寻找发展机遇。同时,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和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而以广汽为代表的国企央企也要尽快正视自身问题,加快改革和创新的步伐,才能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实现从依赖合资到自主崛起的华丽转身,共同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我们期待着广汽能够从广州小蛮腰的光环下走出,像吉利从宁波港出发一样,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