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款车型碰撞测试:十万级的伊兰特比迈巴赫还硬?

线外邦

6451阅读

11-11

撰文/雷磊

近日,《懂车帝》发布了30款车型的碰撞测试结果。此次碰撞测试虽然由第三方平台发起,但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并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测试标准和设备,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碰撞车型覆盖十万级到百万级,既有新能源汽车也有燃油车。但从测试结果来看,整体情况不尽如人意,仅6台车获得最高等级G,其中,最抢眼的是北京现代伊兰特,一款十万级的紧凑型轿车斩获多项“G”优秀,2项“A”良好,成为本次碰撞的最大亮点。

碰撞测试,伊兰特完胜奔驰

本次测试项目包括30%重叠钻入卡车碰撞测试、70%重叠追尾碰撞和正面40%重叠正面碰撞。

在30%重叠钻入卡车碰撞测试中,伊兰特的车身结构表现出一等一的刚性。从下图可以看到,其前部吸能区与卡车后防护充分结合,溃缩明显,但A柱并未发生明显变形甚至断裂,给了车内假人很大的生存空间。

这一测试模拟了车辆在遭遇大型车辆追尾时的真实情况,对车辆的抗撞能力和被动安全配置提出了极高要求。伊兰特能获得“G”的优异成绩,无疑是对其品质和安全性的最好证明。

而在“70%重叠追尾碰撞”测试中,伊兰特被追尾后,燃油系统没有发生泄漏,整体表现强于同组比亚迪秦PLUS DM等其他热门车型。

“70%重叠追尾碰撞”极为严苛,在参与测试的30款车型中,仅有6台车取得了与伊兰特同样出色的成绩。再次印证,伊兰特的车身结构固若金汤。

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该碰撞测试项目中,10万级的伊兰特的碰撞成绩居然力压奔驰、迈巴赫。

全球车凭啥这么能撞?

为啥此次伊兰特撞出优秀的成绩,让大家刮目相看?主要原因就一个,那就是在很多人默认为,价格便宜的车由于成本的原因,会在看不见的地方节约成本,从而降低车身的安全性;而贵的车因为价格高,所以在安全方面更舍得花成本。

其实这是个认知误区,车价不能与汽车安全完全划等号,车辆安全主要看车身结构、车身材料、‌安全配置‌、操控性能、碰撞测试成绩五项。

伊兰特之所以能碰出好成绩,首先因为它是一款按全球最高安全标准设计的全球车。

伊兰特诞生于现代i-GMP平台,该平台本身就极其强调安全。在被动安全方面,i-GMP平台采用了行业领先的设计理念,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提高了车身强度。例如第十代索纳塔和全新伊兰特都采用更多超高强度钢材和热成型钢,使得车身平均强度提高了10%以上。‌伊兰特车身高强度钢的使用占比达到57%以上。

其次,i-GMP平台具有“短前悬、长轴距、低重心”的技术特点,车辆通过发动机舱的合理布局缩小前悬,使得机械空间最小化。出自该平台车型的发动机舱采用了多重骨架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能有效分散车体所受的冲击力,保证驾驶舱的安全性,为用户带来铜墙铁壁般的安全防护。

而对车身关键部位,如防撞梁、A柱、B柱等,伊兰特也进行了加强,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并结合低重心车身设计,增强车辆的操控性,在发生剧烈横向碰撞时不易翻车,再一次降低车辆相关伤害的可能性和重伤的可能性。

另外,i-GMP平台还应用了“机动性控制技术”,发生小重碰撞时,车轮会从车身上脱离,这一技术既能防止车轮侵入乘员舱对人造成伤害,也可以避免车辆因撞击发生旋转的情况。

主动安全方面,i-GMP平台下的车型集成了更多智能安全科技配置。比如伊兰特,就配备了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统,拥有23项ADAS智能安全驾驶辅助功能,能够提前预判、预警甚至自动协助驾驶者及时调整车辆运行姿态,有效降低各种事故和风险,大幅提升行车安全性。

低调的安全模范生

其实,这不是伊兰特第一次在碰撞测试中获得好成绩。早在2017年,领动就获得C-NCAP碰撞测试五星安全评价。而在22年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伊兰特在中25%偏置碰撞测试中,车身结构和车内假人项目都拿到了G优秀。

▲22年中保研25%偏置碰撞测试

不仅国内拿奖拿到手软,在全球伊兰特也是出名的安全车。在2024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安全车型排行榜‌中,伊兰特同样获得了TOP SAFETY最安全评价。

足以说明,伊兰特不是应试教育下的车型,其车身结构安全不是为了应付任何考试,无论按哪个国家的标准撞或者在哪个地方撞,它都是一款安全车。

▲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安全车型排名

最后说说

“嘴上没赢过,实撞没输过”,说的就是伊兰特。多次取得安全测试好成绩的伊兰特不过是北京现代全球品质的一个片段。前不久,高速公路连环追尾事故中老款ix35的神勇表现,也是案例之一。

对累计销量已超过1200万辆的北京现代而言,对品质与安全的极致追求已形成“肌肉记忆”。无论顺境、逆境,安全都是底线,绝不能逾越。

版权声明:图文/视频为线外邦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删)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