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熟悉的东风日产回来了

帮宁工作室

5880阅读

11-19

作者 | 杨 璐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看到N7的一刹那,北京李先生的心头一动。

11月15日,东风日产在广州车展上,亮相了为中国主流家庭打造的N系列首款纯电车型——N7。

李先生非常喜爱东风日产这个品牌,家里先后买过两代奇骏,现在拥有一辆燃油车天籁和一辆纯电动车ARIYA艾睿雅。最近两年,看到东风日产整体销量下降,他觉得甚为可惜,但现在看到N7的图片和视频,觉得这个品牌迎来向好的拐点。

N系列是东风日产全新开始的标志,命名灵感来自NISSAN、NATURE、NEW ENERGY、NEXT等四大关键词,既蕴含“尽兴由NI”全新品牌主张,还寓意人、车、自然和谐共生,开启了东风日产的智能化、电驱化新纪元。

刚刚发布的N7,是东风日产新能源技术架构下的首款纯电轿车。它既是集东风日产电动化技术之大成者,也是这家21岁合资品牌释放快速转型、适应市场的强力信号。

N7,从名称上就能看出东风日产的重视程度——新能源汽车有“逢7必火”的传说,数字7被很多品牌钟爱。东风日产高层表示,希望通过N7树立新的标杆,夺回被自主品牌抢占的市场份额。

今年,东风日产转型速度加快。

广州车展前夕,东风日产官宣与华为合作,将鸿蒙系统深度融入日产车型,是首个和鸿蒙座舱深度合作的合资车企。这一跨界合作,无疑为东风日产转型加上了助推器,给合资板块带来新的变革与期待。

今年4月,东风日产在北京车展上提出“GLOCAL模式”,誓言全方位革新造车能力,重塑技术DNA。近8个月后,就在广州车展上拿出了阶段性成果。

反思与再出发、创新与再创业,是刻在东风日产骨子里的DNA,支撑这个品牌走过21年风雨的洗礼。从今年广州车展发布的战略和新车N7上,人们看到,在历经低潮后,那个熟悉的东风日产又回来了。

洞察用户需求

曾经,东风日产轩逸、天籁等经典车型长期占据销量榜单,遍布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其爆火的原因,就是贴近了本土用户的需求,在中国家庭用车的涨潮期,以品质和性能收获市场口碑。

现在,面对动力模式改变、用户需求多样,合资品牌整体转型缓慢,“大象转身难,尤其是长期处在舒适区的大象转身更难”,但东风日产近来的一系列表现,表明其正在破除这种魔咒。

过去两年,合资板块的销量从顶峰急拐而下,这让东风日产意识到,行业已发生深刻变革,市场环境已经改变,必须更加重视用户需求、改变现有策略,做懂用户也被用户熟悉的汽车品牌。

如何懂用户?汽车之家发布的《中国智能车“智”在何方——2024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用户洞察报告》显示,在短短的3年中,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标配率翻了一番,智能座舱标配率从47%提升至88%,智能驾驶标配率从31%提升至65%。

另有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度高达76%,远超其他国家,这证明了汽车用户在消费习惯上的巨大需求和实际趋势。

找准用户需求后,东风日产迅速行动,N7即携智能座舱、高阶智驾等用户喜爱的功能而来。

智能化是所有车企发力的方向,但目前功能体验甚至是产品安全性,仍处在参差不齐的阶段。东风日产研发团队通过大量调研,锁定3个关键词——先进、好用、安心,这让N7与其他品牌车型有所不同。

在智舱方面,N7搭载高通骁龙8295P芯片,是当前最新一代量产高性能车机芯片。

在智驾方面,联合Momenta,打造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高阶智驾系统,拥有高速领航NOA和全场景泊车功能,未来还将上车“城市记忆领航NOA”功能,做到全国都能开,保证全国都好开。东风日产也将因此成为首个搭载“城市记忆领航NOA”的主流合资车企。

大空间、大沙发向来是东风日产的传统优势,现在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N7定位于中大型轿车。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周锋表示,这款车是B级车的定位,但拥有C级车的空间。

东风日产专门为N7打造了“百万级”AI零压云毯座椅。该座椅搭载49个传感器,组成电子皮肤系统,可精准识别一毫牛的体压变化。通过电子皮肤对体态的实时精准反馈,自动调节座椅背部、腰部、腿部,实现无感贴合的舒适支撑。

该座椅还采用行业首创的自适应体态AI核心算法,通过不断学习持续OTA。座椅表层采用东风日产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行业首创凝脂材质,具有水润亲肤般的触感。

N7面世,打破了外界对合资新能源汽车不先进、不智能的刻板印象。

车身无缝一体式设计,配合无三角窗设计的真无框车门、隐藏式腰线、隐藏式门把手……N7在车展现场被揭幕时,带给现众一阵惊艳,人们切实感受到东风日产的转型认真而有成效。

无论外观设计还是智能功能,N7都迎合了当下用户的需求,智驾、智舱等软硬件实力强悍,一步到位对标国内头部车企。

坚定GLOCAL模式

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CEO内田诚曾表示:“中国市场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日产汽车需要迅速应对并保持竞争力。”

2024年,是东风日产蜕变之年。

4月,在北京车展上,东风日产提出“GLOCAL模式”,即“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该模式旨在结合日产的制造品质和全球经验,以及中国本土新能源产业的优势,达到1+1>2的效果,在以新能源为主流的市场上取得优势。

11月,在广州车展上,东风日产公开了最新研发成果。

一是智能电动技术底座。

在看不见的冰山之下,东风日产高效整合股东双方的技术DNA,开发出原生新能源平台,该平台具有超强兼容、越级空间、超级安全等亮点。

在这方面,日产具有先发优势,曾推出全球最早量产的纯电动汽车。近年来,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型广受用户好评。

二是中央超算SOA电子电气架构。

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是新能源汽车必备的基础,它决定了一款产品智能化程度的上限。

东风日产的中央超算SOA电子电气架构,搭载当前最先进的高性能座舱芯片和智驾芯片,配合端云一体的AI大模型底座,让整车更智慧,并确保用户未来持续迭代。

据了解,东风日产的超集成电驱、超级快充、智能底盘等技术也将陆续量产。

这些技术都源于东风日产对市场变化的认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连续3个月超过50%,取代燃油车成为市场主流已然定局,所有车企竞争的重心转向新能源,东风日产也不例外。

在今年广州车展上,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关口勋再次强调,将加大在电动化领域的投资,未来3年NEV板块研发投入将超过100亿元,技术中心将由2000人扩招至4000人。

按照计划,到2026年底前,东风日产将投放5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覆盖纯电、插电混动、增程等多动力路径,且智能化与电动化并行发展。

这些战略以及新亮相的N7,是东风日产为全力转型而立下的军令状。周锋表示,从N7开始,东风日产“GLOCAL”模式进入成果阶段;从N7开始,东风日产将重新定义中国家庭纯电轿车新标杆。

重拾信心

近几年来,合资车企的销量整体大幅下滑,似乎已日薄西山。

但东风日产正在重新焕发青春。

在广州车展上发布的战略和新车N7,表明东风日产正在与时俱进,聚焦并发力智能制造、数字营销、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新汽车时代的核心业务,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速度重构产品阵营。

东风日产转型为何如此坚定而自信?

其一,当前已进入以智能化和电动化为核心的新汽车时代。

过去几年,市场尚有某种不稳定性,合资车企向智能电动化转型动作缓慢,但今年的销量数据彻底表明,智能化和电动化已是不可逆的主流方向。

东风日产抓准时代趋势,有备而来,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发布的多项成果,凸显了其战略正确和执行迅速。

其二,自身拥有他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技术基础和用户基础。

早在2018年,东风日产即达成1000万辆销量,在合资日系中最快达成这一里程碑。现在,东风日产已成立21年,收获了1600万用户信任,这是其最大的品牌资产,也是其转型成功的最大底气。在新汽车时代的今天,东风日产推出满足用户新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必将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汽车在中国家庭普及开来,合资车企走过持续二十余年的“黄金时代”。但从2014年中国进入新汽车时代后,自主新能源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带动中国汽车能源结构与科技形态发生巨大转变。

尤其是最近几年,传统合资车企的优势下降,新形态合资模式相继出现。

顺应时代潮流,东风日产带头开启合资2.0时代,与自主车企在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紧密合作,做到资源能力互补,开发适应本土消费者的产品及服务。

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拥抱国产供应商,通过与其紧密合作,获得稳定、可靠的零部件供应,并降低采购成本。在智能技术领域,加快和中国本土优秀科技企业合作步伐,如联合Momenta开发高阶智驾等。

N7即在这些优势合作基础上应运而生。

帮宁工作室了解到,东风日产与华为、科大讯飞、斑马智行、百度、高德等科技公司的合作也在深入推进之中。

此外,东风有限旗下的科技公司——联友科技,一直在为东风日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在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安全、‌软件开发等多个方面累积自研能力,为东风日产在智能化时代的软件自研保驾护航。

广州车展东风日产展台上,参观人群络绎不绝,他们欣赏纯电动新车N7的真容,了解东风日产的转型进程和最新技术。15日车展开幕当天,广州市市长、原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孙志洋特意来到东风日产展台参观。

在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李先生也在详细了解N7。他与这个品牌的车型已结缘16年,对其产品的各种优势非常了解,最喜欢天籁和艾睿雅的操控性。

他认为,新推出的N7,延续了“技术日产”的属性,特别是融入最新的智能电驱科技,表示如果价格合适,他想把自己的天籁置换成N7,“一是使用成本比燃油车低很多;二是有最新的智能电驱技术,体验是燃油车没法比的”。

“21年了,东风日产多次化危为机、革新向前,这次也一样。”他说,“我对这个品牌有信心。”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