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神车”到“全民电四驱”,哈弗如何以不变应万变?

功夫汽车

6564阅读

11-20

从燃油车时代的“国民神车”,到电智化时代的“全民电四驱代表”,哈弗品牌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定位上持续进化,无疑已成为长城汽车迈向全球化的中坚力量。

本届广州车展上,二代哈弗H9哈弗猛龙占据着哈弗展台的“C位”。

一边代表着哈弗在传统动力上的坚守,一边则是新能源转型的典范。可以说,两者都是长城汽车以技术创新赋能消费者、以多元化布局应对行业变革长远眼光的具体体现。

而更喜人的是,搭载Hi4技术的哈弗猛龙自今年2月至10月实现了销量“八连涨”,并成为新能源越野SUV市场的普及者。

未来市场的竞争在于技术的突破与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在采访中提到,无论是逐步普及的Hi4技术,还是重新定义的柴油动力解决方案,哈弗品牌的每一步创新都透露出长城汽车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与未来趋势的敏锐判断。

那么,作为长城汽车的基石,哈弗品牌如何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新能源浪潮下,保持强劲的韧性和活力?

(1)从越野到家庭,哈弗H9是“长期主义”的体现

柴油车长期以来被视为越野场景的“专属装备”,但赵永坡希望打破这一认知。他认为,柴油车的低速大扭矩、高燃油经济性和强耐久性,让它完全可以胜任家庭用车的角色。

为此,随着哈弗H9二代推出以“家庭越野”为定位的新车型,柴油动力的适用性也成为焦点。

目前,国内柴油车市场份额仅为1.3%,但在欧洲和东盟市场,柴油动力分别占据了25%和24%的份额。

对此,赵永坡从全球视角分析,哈弗品牌敏锐地看到了这一潜力,通过对柴油技术的长期投入,将柴油动力从“工程机械”的刻板印象中解放,逐步打开家用市场的新局面。

众所周知,在国内市场中,柴油车一直被认为噪音大、低温启动困难。然而,赵永坡表示,这些问题在长城的技术攻关下早已解决。

“我们搭载的2.4T柴油发动机,拥有七项静音技术和低温预热功能,即便在零下30度,也能实现快速启动。同时,整车通过车门三道密封设计,进一步提升了NVH表现。”

至于实际使用体验,他特别提到柴油车的低速大扭矩特点,“无论是爬坡、过坎还是高原驾驶,柴油车的表现都优于汽油车。此外,柴油车的能耗通常比汽油车低30%左右,在燃油经济性上也有显著优势。”

然而,这款车的上市时间被多次推迟。赵永坡坦言:“我们宁愿让上市晚一点,也要确保交付能力和产品品质。”这种对用户负责的态度,正是哈弗长期主义的体现。

(2)哈弗猛龙连续8个月热销,Hi4敢喊“全民电四驱”的底气

如果柴油版车型代表着哈弗在传统动力上的坚守,那么猛龙则是其新能源战略的典范。作为一款搭载Hi4智能电四驱技术的新能源SUV,猛龙在今年2月至10月销量连续8个月攀升,成为20万元以内新能源SUV市场的明星产品。

“猛龙的成功,证明了技术创新只有转化为用户价值,才能真正推动市场发展。”赵永坡总结道,猛龙的销量表现不仅印证了哈弗在新能源领域的硬核实力,也彰显了其用户导向的技术策略。

哈弗猛龙能够在新能源SUV市场中崭露头角,离不开其搭载的Hi4智能电四驱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前桥电驱+后桥电驱的创新布局,彻底打破了传统机械四驱的技术壁垒,使得四驱系统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

“Hi4技术的核心目标是让四驱不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普惠。通过这项技术,我们为用户带来了性能更强、成本更低的新能源四驱解决方案。”赵永坡说到。

赵永坡进一步指出,Hi4技术的研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更是为迎接新能源SUV市场全面普及时代做准备。

接下来,哈弗计划不仅将逐步推广Hi4技术至更广泛的车型区间,而且哈弗猛龙也将成为长城汽车进军海外市场的急先锋。

“新能源四驱车型在这些地区有着巨大潜力,而猛龙的多场景适配性和高性价比,正是我们决胜海外市场的关键武器。”赵永坡充满信心地表示。

未来,哈弗将以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更加深入的用户洞察,持续巩固其在SUV市场的领先地位。无论是传统燃油车型还是新能源产品,哈弗始终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品质、更高价值的出行体验。

正如赵永坡所言:“技术创新从不止步,而用户价值始终是我们一切努力的原点。哈弗不仅属于中国市场,也属于全球消费者。”

(3)功夫拍案

在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的行业关键期,哈弗品牌用二代哈弗H9哈弗猛龙分别诠释了传统动力的坚守与新能源创新的突破。

无论是柴油动力的家用化,还是电四驱的普及,哈弗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实际价值,这种从高端到普惠的路径创新无疑提升了品牌竞争力。

面对快速变革,哈弗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通过技术迭代与品质打磨,建立了对市场与用户的深厚理解。在这个浮躁的市场中,哈弗的长期主义无疑更是一种冷静的选择——相信时间、相信用户、相信品质。

这种冷静与耐心,正是成为哈弗能够在新能源转型中站稳脚跟的内在力量。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

功夫汽车

功夫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