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高层大换防,马智欣接管中国业务

帮宁工作室

4110阅读

12-12

作者 | 沈天香 杨玉科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12月11日,日产汽车宣布对新管理层团队成员的任命,该任命于2025年1月1日起生效。

现任首席财务官(CFO)马智欣(Stephen Ma)将接替山崎庄平(Shohei Yamazaki),出任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直接向首席执行官(CEO)内田诚(Makoto Uchida)汇报。

山崎庄平将接任日本-东盟区域管理委员会主席一职。现任首席品牌和用户官(CBCO)、日本-东盟区域管理委员会主席星野朝子(Asako Hoshino),将不再兼任后职。

接替马智欣首席财务官一职的,是现任日产北美管理委员会主席Jeremie Papin。此前,Jeremie Papin在日产汽车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担任过多个职位,在财务、战略和业务开发等领域积累了多年经验。他还在投资银行工作十余年,主要负责汽车行业。

重新回归日产汽车的Christian Meunier,将出任日产北美管理委员会主席,向首席绩效官(CPO)Guillaume Cartier汇报。接受此项任命之前,Meunier是Jeep品牌首席执行官及Stellantis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

日产汽车方面称,日产正在实施扭转亏损计划,重新调整公司运营架构,以提质增效、加强韧性。作为其中的举措之一,新人事任命可快速应对当前情况。

“新人事任命将带来必要的经验,并提升应对措施的执行效率,帮助日产汽车重回发展轨道。在管理层团队的支持下,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扭转亏损计划,实现可持续的盈利,保证企业长期发展。”内田诚表示。

近期,日产汽车陷入舆论风波。‍‍‍‍‍‍‍

上周,根据外媒报道,马智欣将卸任的消息,引发外界对日产汽车的担忧。此次任命宣布后,能打消外界对日产管理层离职动荡的质疑。

中国和北美是日产汽车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但在这两个市场都遭遇挑战,导致日产汽车利润下滑。根据日产汽车2024财年上半年(今年4-9月)财报,其净利润为192亿日元,同比下降93.5%。

为应对严峻形势,日产汽车在11月宣布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包括削减全球20%产能,裁员9000人,CEO自愿放弃50%月薪,并计划出售部分三菱汽车股权。

最近,根据外媒报道,日产正寻求一个主要投资者,帮助其度过关键的一年,因为其长期合作伙伴雷诺正出售部分日产股份,已将持有日产汽车股份从43%降至15%。

据知情人士透露,日产正在寻找一个稳定的长期股东(例如银行或保险公司),以替代部分雷诺的股权,甚至不排除与其他日本车企合作的可能性,其中包括本田。有报道称,一位日产汽车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产汽车还有12-14个月的生存期。

一些媒体误读这类消息,甚至刻意做“标题党”,比如发文称“本田将收购日产”“日产还有14个月将倒闭”等,耸人听闻。‍‍‍

帮宁工作室认为,日产汽车危机固然存在,但应理性、客观看待。目前,全球传统汽车品牌都遭遇挑战,包括丰田、大众、本田、通用、福特等在内,都在裁员、削减产能、降薪等,以化解危机,这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没有哪个企业不经历风雨。在任何行业,那些长青的企业和品牌都经历了转型、迭代、新生的过程。对目前丰田、大众、日产等企业面临危机,应当理性评判,而不应一味地唱衰。比如日产,其发展历程中并非是第一次遭遇危机。无数案例证明,机会也在危机中。

当前,全球蓬勃兴起新一轮汽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颠覆性技术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产业加快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产品形态、出行模式、消费结构正在前所未有地改变,产生诸多新的机遇。

对于日产汽车而言,抓住这个机遇就可能翻盘,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市场是重中之重,不仅是全球产销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更处在未来移动出行的前沿。

在帮宁工作室看来,马智欣此番重返中国是一个好的信号——他不仅拥有丰富的全球化企业管理经验,而且全面了解中国市场。

马智欣于1996年加入日产汽车。2003年,日产与东风的合资公司东风有限成立,他是日产总部派驻支持东风有限事业发展的骨干之一。3年后,他出任北美日产副部长,之后调回日产总部工作。2012年,他以副总裁的身份重回东风有限,长达6年之久。

马智欣懂东风有限、懂日产汽车、懂东风公司。丰富的经历,将帮助他此番更快地适应新岗位,更快地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

接管中国业务后,他将主要负责制定符合中国市场的长期战略,并提升本地的运营。

由此可以看出,内田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决心。

今年初,日产汽车以全新战略规划“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为指引,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了注重均衡并关注重点的战略,具体有三大支柱: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车、充分结合本地优势和全球能力、致力于变革运营模式。

为满足中国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日产汽车正加速电驱化和智能化的转型与布局,以多元动力解决方案和均衡的产品组合,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出行的需求。同时,计划到2026财年,专门面向中国市场推出8款新能源车型,其中日产品牌5款。

今年4月,在北京车展上,东风日产提出“GLOCAL模式”,即“在中国,为中国”理念。该模式旨在结合日产的制造品质、全球经验,和中国本土新能源产业优势,达到1+1>2的效果,在以新能源为主流的市场上取得优势。

由此,东风日产以日产制造品质和全球经验为根基,进一步整合中国本土新能源研发优势,加快新能源产品转型落地,并推动新能源产品进军海外市场。

近8个月后,在11月底的广州车展上,东风日产亮相阶段性成果——N7。

这款车型的智能化进阶到新维度。在智能座舱方面,搭载最新一代量产高性能车机芯片——高通骁龙8295P;在智能驾驶方面,联合Momenta,打造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高阶智驾系统,拥有高速领航NOA和全场景泊车功能,未来还将上车“城市记忆领航NOA”功能。

东风日产还宣布,未来3年,在新能源板块研发投入将超过100亿元,日产技术中心将扩招到4000人,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速度重构产品,同时,构建更加完善的软件数字化中台,聚焦智能制造、数字营销、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核心业务。

在2026年底前,东风日产将投放5款全新新能源产品,覆盖纯电、插电混动、增程等多动力路径,智能化与电动化并行发展。

今年6月底,马智欣深入一线走访东风日产部分经销商,听取经销商的想法和建议,并提出解决思路,并向经销商传递日产汽车以及东风日产的规划。

他表示:“中国本土产品、技术将与东风日产、日产汽车深度绑定,更多由中国设计师和研发团队打造的、带着NISSAN车标的产品,将与消费者见面。”

“不仅有N7,接下来还会有PHEV车型,以及华为版的天籁等,产品矩阵比较丰富,智能化在合资领域也数一数二,我们对东风日产很有信心。”一位东风日产经销商投资人对帮宁工作室说。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