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周年,比亚迪敢为先,敢为立

车市谈

3028阅读

2024-12-16

三十年前很少有人知道,一个小电池厂,在深圳这片改革热土上,用一腔孤勇开启了创业之路……而这家“小厂”,会在未来后改变汽车行业格局。

有人说,比亚迪的发展之路,像电视剧一样跌宕。但只有真正了解过这段历史后,才知道南方真实发生的故事,可能比电视剧精彩数倍。

理想主义者的崛起

创业初期的比亚迪,只有一间又小又破的厂房。

一群敢拼敢创造的理想主义者,在1997年就敢于投入370万的巨资购买先进设备。这份勇气,让比亚迪在短时间内,成长为能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电池巨头。

但对于比亚迪而言,并不满足于“电池巨头”的身份。

为国人制造更好的汽车,成为了电池巨头比亚迪的新目标。

2.7亿收购陕西秦川汽车,是比亚迪在转型造车之路上展现出的第一次勇气。

但隔行如隔山,技术壁垒、市场壁垒,就像山脉一样摆在比亚迪面前。

比亚迪转型汽车厂商之后,打造出的第一台实车“316”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在量产前夕便被推翻。

一盆冷水泼在比亚迪的头上。但也正是这盆冷水,让比亚迪意识到了“用户思维”的重要性。

积极调整后,比亚迪在2005年推出了自己的首款量产车——比亚迪F3

这款有着合理价格与可靠品质的家用车,很快就成为了市面上的热销车,同时也成为了自主车企历史上销量突破10万辆用时最短的车型。

敢于突破的人永远都在突破

从白手起家到国际一流电池供应商,从电池企业跨界到汽车制造业。

敢想敢做的比亚迪,用一次次的突破,打造出了一个位于头部的自主车企。

敢尝试、敢挑战,也正是比亚迪永远都不会消磨的一个特征。

当比亚迪成长为一线车企后,并没有忘记开发电动汽车的初衷。

2008年起,比亚迪就开始了对DM混动技术的探索,并推出F3 DM、秦DM等多款新能源车。不过日系品牌在汽车电动化技术领域的壁垒,面向电动化转型初期的比亚迪也面临着大量挑战。

第一代DM系统由于能效管理技术的不成熟,招来了很多质疑的声音。

面对“比亚迪混动永远不可能超过丰田”等各种否定的声音,比亚迪再次拿出了自己的勇气——敢坚持。

坚持,属于长期主义者的胜利

2010年,比亚迪迎来了最困难的十年。

眼看着头部自主汽车厂商不断取得市场突破,比亚迪却步入了瓶颈期。

此时比亚迪的工程师们深知,技术才是最好的话语权。

也正是在这困难重重的十年,比亚迪获得了成长。

它的秘诀只有一个:坚持高成本的技术研发投入。当比亚迪的研发费用已经超越了自身盈利时,王传福面对“烧钱”的质疑,始终只有一个坚定的回答:“新能源是未来的唯一选择,研发投入不是烧钱,而是在为未来打地基!”

终于,在2020年,敢坚持的比亚迪扭转了局面。

新能源汽车成为了行业发展主流,而比亚迪已通过十年卧薪尝胆,悄悄打造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技术鱼塘。

能让插电混动汽车跑得又快又远油耗还低的DM-i混动、能让新能源汽车更加安全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技术、能让汽车跳舞的云辇技术……这些核心技术的进阶,让坚持了十年的比亚迪终于迎来大爆发。

关于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的成绩,我们已经无需多言。千万用户的信任,就是最佳答案。

也正是通过坚持得来的市场规模与庞大的生产、技术体系,使得比亚迪敢于在新能源时代,喊出全面停产燃油车的口号。也正是这样的魄力,使得比亚迪敢于不断地进阶。

2023年,进军高端豪华市场的比亚迪,推出了一款大胆的车型——仰望U8

这是中国民营自主汽车品牌里,第一款百万级车型。

现在已经是2024年年末了,比亚迪在各级新能源市场,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增速。

不管你是家用车消费者,亦或是凯尔沃克这样的足球巨星,在买车选车时,无法绕开比亚迪,也总有一款比亚迪适合你。

写在最后

可能很多人认为,比亚迪的成功,是在每一次转型之际,都能交好运。

但回头来看,比亚迪真的是“欧皇使者”吗?我认为并非如此。每一次开辟新的创业之路、每一次开始转型,比亚迪都经历着磨难。

这家企业真正的闪光点,在于面对困难时的勇往直前,在于面对困难时总能坚持去做正确的事情。

所以,将“敢”这个字印刻在DNA里的比亚迪,将永远年轻下去,也将始终承载着梦想,驶向更广阔的未来海域。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