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AI造车,从“不务正业”到“步步为营”

大众侃车

2859阅读

01-17

“AI必将成为最重要的技术”

“我们有信心在三个月内,也就是今年第二季度,自动驾驶就能比人类司机更加安全。”

日前,在2025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再次宣称AI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在多家中国车企宣布布局AI之前,马斯克便已经是人工智能的忠实信徒。

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自动驾驶便是完全依赖AI和视觉技术,并不依赖昂贵的传感器,不需要激光雷达。尽管这一路线被指是“错误的方案”,但已经有不少造车新势力学习这一路线。

其中,在中国汽车领导人中,理想汽车CEO李想似乎想成为下一个马斯克。

2024年末,在2024理想AI Talk上,李想再次宣告了理想汽车将成为人工智能企业的愿景,即在2030年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导者。

他认为,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理想汽车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

但是这一愿景并不容易实现,毕竟谁都不是马斯克。李想坦言,车企对于AI技术的理解、开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下AI化的汽车处于早期阶段。

李想想成为下一个马斯克,但是殊不知吉利汽车却率先完成了马斯克想要做的事。

2025年CES上,吉利汽车发布了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 AI”技术体系,并展示了基于“智能汽车全域AI”开发的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Flyme Auto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最新的AI技术成果,这些成果已经开始逐步应用到吉利汽车旗下车型上。

都在说吉利汽车在电动化的上半场战争中慢了半拍,在其他车企都在抢市场、争销量的时候,吉利汽车先后布局卫星通信、智能手机、XR技术等,在看似“不务正业”的背后,吉利汽车实则步步为营。

毫无疑问,当下吉利汽车在电动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伴随着“智能汽车全域 AI”技术体系的形成,吉利汽车在智能化下半场已经具备了拐点基础。

看似分散的布局背后,实则是吉利精心谋划的大棋。

​一场布局已久的“阳谋”

当英伟达(NVDA.O)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穿着闪亮的皮衣在2025年CES上喊出的那句“AI改变了游戏规则,更改变了计算的本质”,奠定了2025年汽车市场的主旋律。

正如黄仁勋所说,2025年CES上,与人工智能(AI)相关的技术应用成为了各大主机厂争相亮相的焦点。

宝马全球首发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BMW首创全景iDrive和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BMW首创全景iDrive涵盖众多交互“黑科技”,包括行业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全新3D抬头显示、超感智控方向盘以及BMW首创向心中控在内的车内四大全新交互界面重新定义汽车人机交互。

长城汽车CTO吴会肖也表示:“长城汽车全面拥抱‘AI文明’时代,正在成为一家全球化的AI科技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长城汽车每年投入超百亿研发经费,预计到2025年累积投入超1000亿元。”

当其他车企还在规划AI造车蓝图时,吉利汽车为什么能够率先跑出来?

探究这一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人工智能的核心三要素:算力、数据、算法。

而当其他车企在加大研发投入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时,吉利汽车就已经开始布局算力、数据、算法。彼时,在外界眼中,吉利汽车似乎“不务正业”。

在算力方面,2021年,吉利汽车就规划建设了智算中心,2022年就建成了行业首个云数智一体的超级智算中心,并投入使用,也完成了行业首个智能计算中心管理流程的认证。

在数据方面,吉利汽车已经构建了10T的token数据和40B的汽车领域垂类数据,并成功搭建了合成数据平台。

早在2021年,吉利就引入几何先验知识与3D高斯泼溅等技术,生成各种各样的场景,如雨雪天气、拥堵路况、立体车库等等,实现交通场景的无限泛化生成。

在算法模型方面,2022年,吉利汽车发布了首个汽车行业大模型,2023年完成研发的全场景星睿AI大模型,获得了中国信通院4+级能力认证。

从某种意义上讲,吉利汽车与特斯拉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优于特斯拉。

2024年10月,马斯克麾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了其创新性的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第五次试飞,并首次挑战成功在空中利用机械臂(通常称为“筷子”)捕捉助推器以实现历史性的回收,这一消息一时间在国内登上热搜。

但事实上,在中国也有一家能“上天”的车企——吉利汽车,其先后于2022年6月和2024年2月成功发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与二轨十一星,并在2024年9月6日又以一箭十星方式成功发射入轨,在轨卫星达到30颗,完成3个轨道面部署,可实现24小时全球90%区域覆盖,将正式为海外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的建设进度已经达成了27.8%,远超Space X星链计划的11.9%。

在那个其他车企还在比拼某一项智能功能时,吉利汽车已经建立起来了涵盖新能源、共享出行、车联网、智能驾驶、车载芯片、低轨卫星、飞行汽车、智能手机等前沿科技的“天地一体化”大出行生态,已经拿到了智能汽车出行时代的“先手棋”。

而吉利的AI技术也已经落地在动力领域。去年10月,吉利汽车发布了基于AI算法进行动态精准实时控制的新雷神EM-i超级电混系统实现了超低油耗。同年3月,吉利发布了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漂移技术。通过AI实现运动时车身稳定。

​造车,吉利要认真了

当其他车企都在加速扩张时,吉利汽车似乎有了对造车的真正理解。

2024年9月20日发布的《台州宣言》透露出了吉利汽车最核心的思考:聚焦汽车产业。

因为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那些规模不大、资源分散甚至始终在“烧钱”的企业将会逐渐被淘汰。所以,聚焦是更好的作战方式。

吉利汽车已经迈出了聚焦的第一步。

在不到半年时间中,吉利先后完成了几何品牌并入吉利银河,发布吉利星愿,“GEOME”也成为银河的智能精品小车系列,这令银河实现了从A0级至C级产品的全覆盖;此后11月,吉利宣布极氪、领克将进行股权优化,极氪将持有领克51%的股份,双方更加深入地发展。

2025年,吉利确定了“两横七纵”布局。“两横”是指形成吉利汽车集团和极氪科技集团两大汽车业务主体;“七纵”是指在整车架构、电子电器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驱系统、动力电池和超级电混七项技术上,聚焦全产业链创新。

面对2025年,吉利汽车确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271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吉利汽车集团的目标为200万辆;极氪科技集团目标为71万辆,银河系列要剑指百万销量。

2024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销售217.66万辆,位居第6,按照今年的发展状况,倘若吉利汽车能够销售271万辆,则很有机会与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共争中国第三大车企的宝座。

AI 将成为吉利汽车完成目标的一把“利刃”。吉利银河打造的“爆款”银河E5搭载上帝之眼540度透明地盘,为驾乘人员提供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防护;吉利银河E8搭载AI心跳拟合技术,可以通过精准的调校,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根据路面起伏自动调整垂向频率,与人的心跳、呼吸节奏相匹配,“人车合一”有了新的诠释。

而吉利银河星舰7搭载的星睿AI云动力,可通过AI实现全局寻优的智能决策,实现高速用油、低速用电,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经济性。

银河E5、吉利星愿银河星舰7等新产品均成为各自细分市场的爆款,正是吉利汽车在智能化布局上的反哺。

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银河E5上市首月交付了1.22万辆,成为中国品牌首款上市当月销量就破万的A级纯电SUV。不到半年时间,累计销量便达7.77万辆。

同年10月上市的吉利星愿,上市当月就交付破万,次月交付量破两万,上市80天交付量破5万,成为最快突破5万辆交付的A0级纯电轿车。

很明显,曾经的“不务正业”让吉利汽车有了“步步为营”的底气。2025年,吉利银河将推出5款全新产品,全面进入主流新能源市场,完善产品矩阵。其中包括2款SUV、3款轿车。

同时,这也让吉利汽车在这个内卷式恶性竞争中有了独善其身的勇气。

“不玩小聪明,不搞投机取巧,不搞大跃进式的恶性发展,不追求短期销量目标,放眼长远,坚持长期主义,为每一位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智能精品汽车,让顾客买得放心,用得安心,物超所值。无论世界怎么变,我们都永远不能放弃这个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更加成功的明天。”在主题为《穿越周期 稳健笃行》的2025年新年致辞中,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如是说。

从曾经被误解的“不务正业”到如今有条不紊、稳扎稳打的“步步为营”,吉利汽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独特的发展智慧,也为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发展思路和借鉴样本 。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