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2024年开始就开始流传着合创汽车出现问题的各种消息,但官方也从未正面回应过,关于倒闭更是没有公布信息。

直到2025年1月10日的广汽集团董事会,从会议公告中基本坐实了合创汽车倒闭的传闻。同时,作为合创第二大股东,广汽提供2380万元人民币借资用于合创员工工资及经济补偿,未来10年的售后服务由广汽埃安托底承担,预估金额1.74亿元人民币。换句话,合创汽车这个烂摊子,广汽集团牵头收拾,其他股东也得参与负责。

16日,广州南沙区人民法院将合创汽车列为失信人,原因是拒不履行200多万元的判罚金额。

消息公布,合创汽车也成为了2025年第一个倒下的汽车品牌,对于广汽而言,则是要把自己当年亲手挖的坑给一步一步填上。
广汽+蔚来,没有未来?

合创的前身叫广汽蔚来。2017年底,广汽和蔚来合资项目正式成立,恰逢新势力造车的高峰。在那个年代,国家大力补贴新能源汽车,汽车消费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但凡手里有钱的资本,都巴不得跑步入场,况且还是广汽和蔚来两家新能源大厂的联姻,所以广汽蔚来被不少人看好。
或许是广汽蔚来的运气不好,第一款车型还未推出,就在2019年遇上了国家新能源补贴退坡50%,地方补贴直接取消,这对初创企业来说无疑会加大压力,最终导致的就是成本提升、售价上涨。

2020年,广汽蔚来旗下第一款车合创HYCAN 007正式推出,起售价26.26万元(补贴后),价格门槛并不低。可惜,广汽蔚来没有“蔚来的命”,007这款车也基本看不到任何蔚来的基因和技术,唯一能扯得上关系的或许就是中控台顶部类似于NOMI的语音硬件,整台车就是基于埃安LX打造而来,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007起售价格比埃安LX贵了3万多。
广汽+蔚来,并未实现“1+1>2”的效果。自成立之后,蔚来在该品牌的存在感极低,或许发展广汽蔚来并不是蔚来的最终目的,而广汽似乎也将更多心思放在了创立昊铂品牌身上。
到了2021年,广汽蔚来拉来一波融资,总额高达24.05亿元,其中大头是珠江投资集团,小头是广汽埃安。这笔融资之后,广汽和蔚来的持股占比都被稀释,但因为埃安入股,所以广汽集团依然是第二大股东,蔚来股份则从45%降到4.46%。这多少有点广汽把蔚来踢出局的意思。

2022年,蔚来直接不玩了,把股份全部转让给另一家公司,广汽蔚来再也没有“蔚来”,该公司也在此后不久更名为合创汽车。
拉胯营销让品牌走向边缘
一个年轻的品牌,若想提升销量,除了产品表现和性价比之外,营销吸引消费关注的核心。

都说李想和余承东会吹牛,但这些洗脑的话术本身就是一种营销,在网络持续传播能提升品牌流量,退一步讲,黑流量也是流量。合创汽车自创立以来,似乎就没有什么成功的营销案例,没能学到蔚来之所长。

相比其它新势力品牌,合创汽车也没有明确标签,也没有什么品牌故事可讲。蔚来的故事是换电;理想的故事是家用;小鹏的故事是智能;小米的故事是雷军;恒驰的故事是许家印;哪吒的故事......它好像也没什么故事,所以也面临倒闭。
就是因为没有故事、缺乏产品独特性,不足以说服消费者为一个从未听过的品牌而买单,这就是合创这么多年一直卖不起销量的原因。

但客观的说,合创Z03、A06、007、V09这四款车型的定位清晰、划分明确,基本不存在产品定位重叠问题。其中V09更是一款硬件性能非常高的纯电MPV,2023年底上市的它就配备了激光雷达,还支持410kW的4C充电速率,高配车型续航可达762km,全方位领先领先腾势D9。并且V09的外观造型相当成功,气场完全不输雷克萨斯LM,如今这款车随着合创一同成为历史,甚是可惜。

另一款比较“成功”的产品则是Z03,基于AION Y打造而来,随后也随AION Y步伐征战网约车市场,私人用户占比较低。虽是网约车,但能被共享出行市场大量采购也算是一种成功。
这四款车型的用户,在未来10年有广汽埃安负责维保,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起码不会像威马那样,倒闭了即意味着失去售后。
合创的倒闭,正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合资新势力似乎都难以持续发展,尤其双方持股比例相同、权重对等情况下,缺少领航前行的决策方,相互指望最终走向深渊,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相比大家都懂。

反观理想、蔚来、小鹏、零跑、小米这些个人IP非常明确的新势力品牌,如今发展势头都相当不错。而基于传统车企主导的新势力,例如智己、极氪、领克等,基本也有集团的全力扶持,前景自然一片光明。
所以,注重品牌因素、看着销量榜买车基本是稳妥选择,卖得好的大品牌“爆雷”可能性较小,起码不会因为买了小众新生品牌而成为别人口中的“大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