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扎堆和DeepSeek合作,汽车智能革命来了?

火星说车

4508阅读

02-14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就好比久旱逢甘露,彻底改变了中国科技界的格局。而在汽车市场,短短1个多月时间,就有不少厂家选择与DeepSeek深度合作,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究竟有哪些车企在最近选择了DeepSeek。

吉利汽车

2月6日,吉利汽车宣布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大模型已完成融合。通过蒸馏训练的方式,将DeepSeek-R1模型的顶尖认知能力融入吉利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中。具体而言,吉利将对星睿车控FunctionCall大模型和汽车主动交互端侧大模型进行深度优化,精准理解用户的模糊意图,并准确调用约2000个车载接口。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深度融合将极大提升吉利智能汽车的交互体验。例如,当用户说“我有点闷热”时,车辆不仅能够自动调节空调温度,还能同步开启车窗通风功能。此外,吉利智能汽车还能基于车内外场景主动分析用户的潜在需求,为用户提供车辆控制、主动对话、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智能体验。

岚图汽车

紧随吉利汽车之后,岚图汽车也宣布已完成与DeepSeek模型的深度融合。岚图知音成为汽车行业首个融合DeepSeek的量产车型,岚图梦想家也将同步搭载这一技术。

岚图汽车表示,通过云端与DeepSeek的持续融合,岚图的“逍遥座舱”将进一步优化场景化服务能力。从2月14日起,岚图知音用户即可通过OTA升级体验AI智能座舱功能,包括多语义指令识别、AI创作(作诗、作画)、实时信息检索等。

宝骏汽车

2月8日,宝骏汽车宣布其灵语智舱与DeepSeek大模型已完成深度融合,宝骏享境成为行业首个完成实车装载的车型。

通过中枢大模型可靠性优先的1+N协同式智能体架构,宝骏汽车实现了DeepSeek和中枢大模型的“双模”部署。这种部署方式实现了车辆任务的智能调度,即用户简单问题快速响应、复杂问题深度思考后精准回答。

未来,宝骏云海、宝骏悦也Plus等车型也将陆续通过OTA实现DeepSeek大模型的应用。

东风汽车

2月7日,东风汽车宣布已成功牵手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准备在汽车界掀起一场AI革命。

东风汽车表示,当汽车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用户的驾车体验将瞬间升级。DeepSeek让汽车变得像用户的老朋友一样,能够连续聊天并记住之前的对话内容。例如,当用户说“我有点饿了”时,汽车可能会贴心地询问用户想吃什么口味的餐点,并推荐附近的餐厅。

此外,DeepSeek大模型还能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眼睛”和“耳朵”时刻关注着用户和周围的环境。当用户开车累了微微打个哈欠时,汽车可能会自动调整车内音乐播放轻松舒缓的曲子,或者建议用户找个休息区休息一下。

东风汽车旗下猛士、奕派、风神、纳米等自主品牌车型将于近期陆续搭载应用DeepSeek大模型。

智己汽车

2月8日,智己汽车宣布其智能座舱系统已深度整合DeepSeek大模型,并与豆包、通义等业界领先的大模型技术实现协同创新。

通过联合训练,智己汽车构建了多场景灵活切换的AI矩阵平台,使得车辆具备“智能中枢”的能力,通过多模态交互和情感图谱引擎等前沿技术全面优化了车辆的感知与交互能力。

零跑汽车

2月8日,零跑汽车宣布旗下小零GPT大模型已完成与DeepSeek-R1大模型的融合,并即将正式上线。

凭借四叶草中央域控架构的系统兼容性与算力协调能力,DeepSeek-R1开源模型的接入将优化座舱交互逻辑、强化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并加快个性化服务的响应速度。这一技术将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等多个场景中发挥作用。

广汽集团

广汽集团与DeepSeek宣布将广汽自主研发的ADiGO SENSE端云一体大模型与DeepSeek-R1大模型进行融合,以提升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和个性化服务能力。

融合后的模型将具备更强大的意图理解和任务分发能力,并能主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一合作标志着广汽集团在智能座舱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上线,并逐步覆盖昊铂、传祺、埃安三大品牌车型。

比亚迪

比亚迪与DeepSeek的合作也开始了。DeepSeek为比亚迪提供了先进的大模型技术,包括数据蒸馏、模型压缩及生成式AI等,这些技术有助于提升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算法精度和数据处理能力。比亚迪将DeepSeek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产品,通过优化算法提高智能驾驶的响应速度和决策准确性。

结语

在合作内容方面,车企与DeepSeek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智能交互、场景理解、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说明AI技术正在加速渗透至汽车领域,并推动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随着AI技术的成熟,汽车行业将变得更人性化,能够更好地服务用户。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