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不止于表面的分级

车哆哩

2737阅读

02-14

近日,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备受瞩目。它究竟处于何种水平?是仅仅停留在基础入门级,还是另有乾坤?让我们结合发布会内容、网友热议以及实际试驾体验,深入探究。

天神之眼系统全解析

比亚迪天神之眼几乎全车系标配,哪怕是不到 10 万的入门级车型,多数也搭载了这一系统,比如海鸥三个版本中就有两个标配。天神之眼从高到低分为 A、B、C 三个档次,通过尾标颜色便能区分,其硬件配置和实现功能也各有不同。

天神之眼 A,黄色徽标,搭载 DiPilot 600 系统,配备三个激光雷达和双英伟达 Orin-X 芯片,算力高达 508TOPS,将应用于仰望车型,展现极致的智驾能力。天神之眼 B,红色徽标,采用 DiPilot 300 系统,有一颗或两颗激光雷达,单英伟达 Orin-X 芯片,算力 254TOPS,属于主推版本,会出现在腾势和比亚迪系列的部分中高端车型上,实现全场景的高阶智能驾驶,涵盖城市与高速的主流智驾功能。天神之眼 C,蓝色徽标,基于 DiPilot 100 系统,无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算法,搭配地平线 J6M 或英伟达 Orin-N 芯片,算力在 84 - 128TOPS 之间,主要搭载于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系列车型。

分级引发的疑虑与事实

不少人对分级存在疑虑,担心低级别智驾的下限。比如有人在评论区质疑,若 A 是一流水准,C 是否就是三流水平?毕竟当下一流水平的智驾都并非毫无瑕疵,三流的高阶智驾意义何在?但实际上,天神之眼 C 虽为最低级别,却有着出色表现。在发布会上,它因搭载车型市占率高而备受关注。其技术底座基于璇玑架构,100% 自主打造,接入 DeepSeek、全闭环的端到端架构,采用前视三目摄像头加 BAS 3.0 + 行泊车算法,无论是架构、传感器、算法还是数据,都处于行业前沿。从实际体验来看,天神之眼 C 能实现高快领航功能,自动泊车、遥控泊车也不在话下,AEB 功能在 100km/h 下能稳定刹停,刹停距离缩短到 20 米,未来还将逐步释放 120 公里和 140 公里的 AEB。在试驾比亚迪夏时,高速领航变道反应迅速,操作娴熟,上下闸道流畅,大曲率过弯稳定,还具备智能避障、智慧礼让大车等功能,自动泊车更是能解决各种刁钻难题。

为何能做到全民智驾?

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就是价格与品质的关系。俗话说 “一分钱一分货”,便宜的高阶智驾靠得住吗?其实,早期自动驾驶硬件生产规模小,成本难以压缩,但随着市场普及率提高,芯片和雷达摄像头等产量增大,成本降低。比亚迪拥有产业链自主优势,软硬件全栈自研,路上跑的比亚迪 L2 级车型超 440 多万台,智驾数据库规模庞大,还有全球最大的研发工程师团队,这些优势使其能有效降低成本。例如天神之眼 C 的视觉方案,核心价值在于软件系统,通过整合优势将价格压低。特斯拉也是采用类似的策略,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从战略角度看,比亚迪要做好高阶智驾,就需加大市场普及,路上跑的车越多,智驾算法迭代越快。所以,比亚迪有能力也有必要把高阶智驾做便宜。而且,比亚迪车型市占率高,若智驾功能存在硬伤,很容易被曝光,这也从侧面保障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哆哩君语:

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并非简单的分级划分,每个级别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出色的表现。无论是追求极致性能的高端用户,还是注重性价比的普通消费者,都能在天神之眼的体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它正以实力推动着智能驾驶的普及与发展,助力中国品牌向上生长。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