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特汽车在2024年的财报中展现出了复杂而矛盾的一面。一方面,公司整体业绩稳健,燃油车和商用车业务表现出色,同时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扭亏为盈,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电动车业务持续亏损,且面临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这使得福特的未来充满挑战。
01,整体业绩稳健,商用车业务亮眼
福特汽车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850亿美元,同比增长5%,创历史新高。净收入为58.79亿美元,同比增长35%。
然而,电动车业务(Model e)亏损扩大至50.8亿美元。燃油车业务(Ford Blue)息税前利润也大幅下滑。相比之下,福特商用车业务(Ford Pro)表现强劲。

商用车业务(Ford Pro)息税前利润为90.15亿美元,利润率维持在13.5%,该部门息税前利润是燃油车业务(Ford Blue)的1.7倍。这主要得益于福特皮卡销量的复苏,如2024年福特F系列在美国销量为765,649辆,同比增长5%;Maverick销量为131,142辆,同比增长39.4%;Ranger销量为46,205辆,同比增长42.9%。
02,中国市场扭亏为盈,出口业务增长迅速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财报中福特没有单独按地区披露具体收入,不过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此前在公开场合透露,2024年福特在中国市场实现约6亿美元的利润。
据悉,福特中国于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并且在之后连续实现6个季度盈利,2024年实现7年来首次全年盈利。
笔者查询到,2024年福特在中国市场的批发量是下滑的(从2023年的46.7万辆降至2024年的44.2万辆),但福特中国2024年全年出口近17万辆,同比增长超60%,东南亚、中东和南美是出口的主要市场。这表明,相较于国内销售,出口业务能够带来更为可观的利润。
财报发布后不久,福特汽车公司宣布,现任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将在现有职责范围基础上,兼管福特汽车国际市场集团(IMG)业务。福特汽车国际市场集团负责人JeffMarentic将向吴胜波汇报工作。
这也意味着,福特在中国市场不仅仅局限于本土的生产与销售,福特中国还将承担起日益重要的出口任务。展望未来,源自中国的智慧结晶以及由中国人设计的福特车型,将广泛传播至全球各地,成为福特国际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现任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
当然,除了出口赚钱外,福特在中国市场赚钱的另一大原因是合资车企完成了阶段性转型。通过“减法战略”停产亏损车型,优化供应链,精简经销商网络,提升渠道效率。
根据财报披露,与2023年相比,2024年长安福特的投资余额增长了1.31亿美元,而江铃汽车的投资余额则增加了0.26亿美元。
03,电动车业务亏损扩大,面临多重挑战
然而,福特并非在所有业务领域都一帆风顺。
其电动车业务(Model e)在2024年遭遇了严峻挑战,全年息税前利润亏损高达50.8亿美元,与前一年的47亿美元相比,亏损额进一步扩大了4亿美元。福特甚至预计2025年电动车业务亏损将进一步扩大至55亿美元。
尽管福特财报未详细披露全球销量数据,但美国市场的数据已透露出一些端倪。在该市场,2024年福特电动车销量为9.7万辆,混合动力车型销量为18.7万辆,而燃油车销量则高达179.3万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福特电动车的批发量仅为6.89万辆,低于销售量,这反映出福特电动车存在库存积压的问题。
福特虽然表示部分亏损源于对未来产品的持续投资,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动车市场的低接受度和高昂成本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福特Mach-E为例,在美国市场,其售价为39,995美元(约28.5万元人民币),纯电续航里程为300英里(约480公里)。而在中国市场,Mach-E的起售价为23.98万元人民币,纯电续航里程则高达609公里(CLTC工况)。
这种价格与性能的差异,无疑增加了福特在全球市场推广电动车的难度。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福特在2024年不得不做出艰难决策,取消了一款三排电动SUV项目,并推迟了下一代电动F-150 Lightning卡车的推出。此外,福特还剥离了中国的福特电马电动车事业部,以期减少亏损并优化资源配置。
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福特在电动汽车转型中面临的主要技术困境是电池技术的滞后和成本问题。他承认,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领域已经领先西方车企数年,尤其是在磷酸铁锂(LFP)电池技术方面。
据悉,福特正在建设的BlueOval电池园区预计将于2026年完工,该园区将生产LFP电池,技术关键来源正是中国的宁德时代,这表明福特在电池技术方面对中国的技术依赖程度较高。
智能化方面,不久前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采访中坦言,福特在智能化转型中也面临着诸多难题。
一方面,软件开发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福特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与新兴的科技公司相比,福特在吸引和留住软件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这导致智能化系统的开发进度滞后。例如,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升级上,福特就落后于一些竞争对手,无法及时满足消费者对于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需求。
另一方面,不同车型和平台之间的智能化系统整合难度超出预期。福特旗下车型众多,要实现所有车型智能化功能的统一和协同,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进行系统整合。目前,这一过程进展缓慢,影响了福特智能化转型的整体速度。同时,智能网联系统与车辆硬件的适配问题也时有发生导致用户体验不佳,进而影响了消费者对福特智能化产品的信任度。
04,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正是因为与中国有深度捆绑,福特在财报中多次提到美国当局对中国和国际贸易政策对其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美国对从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政策会导致成本上升,生产计划被打乱,对福特的收益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此外,汽车、软件和数字服务业务竞争激烈,传统竞争对手扩大产品范围,新兴竞争对手不断涌入,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出口产品到福特经营的主要市场,给福特带来竞争压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2024年福特在全球减少了员工和经销商数量。截至12月31日,全球分销福特的经销商数量为9006家,相比2023年减少了521家;员工人数为17.1万人,相比2023年少了6000人(美国员工数量基本没变,欧洲和中国裁员)。
05,未来展望:福特深陷价值陷阱还是困境反转?
虽然,福特汽车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8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如果福特的电动车业务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盈利,且传统燃油车业务受到进一步挤压,公司很可能陷入“价值陷阱”。
毕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其新能源新车市场的占有率已然过半,若福特未能及时跟进这一趋势,无疑将面临失去这一庞大市场的严峻风险。
另外,福特2024年的资产负债率为84.3%,这一比率较高,表明福特依赖债务融资的程度较大,财务杠杆较高,在经济下行或利率上升环境中,财务风险增大。
不过,福特也在积极调整策略。其经营策略较为灵活,如福特中国的反向出口以及对中国汽车产业成功经验的学习态度。
如果福特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抓住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发展的机遇,实现技术突破和业务转型,那么它也有潜力实现“困境反转”。对于投资者而言,福特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关键在于公司能否在转型过程中成功应对挑战,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文|李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