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号,在挑战完扭北赛道之后,被誉为“全球最速四门量产车”的小米SU7 Ultra现身上海国际赛车场,开启了一场速度盛宴。
毫无疑问,这台车依然以2分9秒944的成绩,刷新了该赛道量产车的速度纪录,而在随后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通过微博发布了刷圈的精彩瞬间。并且还配上了“用Ultra拍Ultra”的字眼,不仅让SU7再度登上各大平台热搜,同时还给小米手机做了一波宣传。
只不过很快,在下方的评论区,有“好心”的网友发布了一张截图,表示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文件来看,在《1月车险风险提示公告》中,小米SU7被列入“新势力重点观测车型”,并且截图显示25岁以下车主出险率为行业平均水平的2.8倍。
显然意思已经很明确。如果按照这位网友的数据,出险率高也就意味着发生事故赔付的几率也要远超同级车型,甚至会影响保险公司对于SU7的风险评估,话里话外颇有一番挖苦的味道。
只不过随着事情的发酵,很快引来了不少车友的围观。甚至在不久之后,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还用一句“主动送人头给法务部加业绩”来形容这张截图的内容。而小编也顺便查阅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在输入关键词后,并没有查询到相关公告,网络上也没有类似于《车险风险提示》的官方排名,因此基本可以判定这张截图并不是真的。
有趣的是,截图和《通告》虽然是假的,但小米SU7过去一年内频繁发生的事故,却是有迹可循的,这一点无可否认。
举个例子,其实早在上一年量产车型刚刚上市的时候,就被爆传出多起失控事故。比如有行车记录仪拍到,一辆小米SU7在出弯时突然甩尾撞向路边,导致车身严重受损;而在西安、海口等地,均发生了SU7在起步时突然失控,撞向行人导致伤亡的情况。
不仅如此,在一月份的杭州,一辆小米SU7在使用NOA智驾功能时,紧急制动突然介入,导致追尾事故。为此,小米负责人则表示这属于“误识别”场景,是整个行业的难题,但根据交警部门的后续调查,表示车主需要负同等责任。显然,在同级别车型中,小米SU7的性能和智能优势,反而成为了突发事件的导火索,在过去一年内有无数起关于该款车型的事故报道冲上热搜。
当然,除了各种意外事故的影响外,近期有网友反应,小米SU7的保费也存在上涨情况。比如,在车型、配置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购车时间只是相差一个月,保额增幅超8%。
另外,有其他车主也表示,理想MEGA的全险才4473元,并亮出了对应的保单,而小米SU7一年的保费就需要五千至六千元人民币,基本赶上豪车的水准。但也有部分车主表示担忧,因为距离SU7的交付日期还不满一年,鉴于新能源车的特性,以及小米此前发生的多起意外事故,明年的保费该如何保证?会不会让用户多花“冤枉钱”?目前还是未知数。
最后,尽管开头某网友亮出的《车险风险提示通告》存在造假嫌疑,但小米SU7背后的多起意外事故和保费不稳定现象,却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如果让屏幕前的网友,投票选出一台你认为的“最具风险的保险车型”,你们认为谁会胜任这份荣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