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韩国被针对?车型上市后,补贴迟迟未发放!

郑谊

2755阅读

03-12

“签订比亚迪元 PLUS(Atto 3)的合同都一个月了,到底什么时候能出货啊?”最近,不少韩国用户开始着急的等待提车,但是补贴却迟迟无法落实。

比亚迪韩国公司在韩国市场以 3000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出头的价格推出了小型电动 SUV 元 PLUS,但由于补贴发放延迟,超过 1000 名提前签订合同的客户纷纷提出询问。原因是完全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能提车。

元 PLUS 的最高配旗舰版售价为 3330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6.58万元),预计居住在首尔的人能拿到 200 多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的电动汽车补贴,这样算下来花 3000 万(约合人民币15万元)韩元出头就能买到,所以在上市仅一周的时间里,预售订单就超过了 1000 辆。

截至 3 月 12 日,在韩国环境部的官方网站上,无法在补贴发放对象车辆中找到元 PLUS。据说大概要到 3 月底才能确定它是否属于补贴发放对象。

如果到 3 月底仍未登记,那可能要拖到 4 月中旬,客户提车或许要到 4 月底了。这样的话,相当一部分提前订车的客户很可能会流失。

那么,为什么补贴发放标准的确定时间会推迟呢?元 PLUS 此前已经通过了向来对进口车审核严格的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能源效率认证、国土交通部的规格通报以及环境部的尾气和噪音认证。

此后,它进入了最后阶段,即向韩国环境部申请电动汽车补贴核算以及环保汽车公示登记,并在等待结果。这实际上是确定能拿到多少补贴的最后一步。

业内人士猜测,因为这是中国品牌乘用车首次进行电动汽车认证,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审查得更加严格。特别是一些规定被认为是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设置的隐性障碍。

据韩国环境部解释,元 PLUS 由于没有输入电池充电量信息(SoC:State of Charge)相关的证明材料,所以无法获得补贴核算。

相关条款在韩国环境部今年年初发布的《2025 年电动汽车补贴业务处理指南》中有记载。想要获得补贴的电动汽车必须实时提供充电过程中的 SoC 信息。如果不提供,安全系数项目将被计为 0 分,且无法获得任何补贴。

对此,比亚迪韩国公司解释称:“我们了解到,如果在今年内提交提供 SoC 相关信息的承诺书,会给予 1 年的宽限期,我们已经提交了相关承诺书”,并表示 “期待补贴能尽快确定下来” 。

不过,即使提交了承诺书,也只有 1 年的宽限期,从那之后就必须提交 SoC 相关信息。如果不满足这一要求,同样该车型将被排除在补贴发放对象之外。

然而,就算解决了这个规定问题,距离补贴确定仍然困难重重。自去年电动汽车火灾事件后实施的电池认证制度规定,必须向韩国环境部提供电池的 ID、SOH(电池状态)、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

结果就是,作为中国排名前两位的电池企业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不得不面临是否要公开可能属于公司机密的内部数据这一难题。业内认为,比亚迪在韩国的行动比预期更加激进,这让现代起亚以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高度紧张。

一位要求匿名的韩国政府相关人士表示:“去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以比预期更激进的姿态进入韩国市场,而且现政府与中国的关系不太融洽,相关政府部门确实感到有压力。” 还提到 “比亚迪将在韩国的成功视为等同于在全球市场的成功,并且未来还考虑将韩国作为向北美出口的前沿基地,这也加重了这种压力” 。

此外,自 2023 年以来,韩国进口的特斯拉汽车中 90% 以上都是中国产的,但特斯拉是美国的代表性品牌,而且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所以也有人指出特斯拉受到了特殊对待。

1 月份预订了比亚迪元 PLUS 的客户 K 先生主张:“无论政府与中国的关系如何,都不应该让签订了合同的韩国国内消费者遭受损失。” 并表示 “希望比亚迪韩国公司能对提前订车的客户以折扣促销的方式,解决预计在首尔能拿到的约 200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的补贴问题”。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