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汽车市场,变革之潮汹涌澎湃,堪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车企 CEO 这一职位,仿佛被神秘的 “高危诅咒” 笼罩。为安抚资本的不满情绪,不少车企常将更换 CEO 当作 “万能解药”。
最近,日产汽车一则重磅消息,瞬间吸引了汽车圈的目光。
日产汽车正式发布通告,宣布现任 CEO 内田诚(Makoto Uchida)将于 3 月 31 日正式卸任。接替他的,是现年 46 岁的现任首席企划官 Ivan Espinosa(伊万・埃斯皮诺萨),上任时间为 4 月 1 日。
这一高层变动,绝非孤立事件,背后还伴随着一场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据报道,日产计划将现有 60 余人的高管团队(含外部董事)规模削减 20%,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无疑透露出日产内部求变的决心。
消息传出后,业内议论纷纷,很多人将内田诚的离职视为 “背锅” 行为。人们不禁联想起曾经在日产汽车叱咤风云,却又一夜之间跌落神坛的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日产在过去八年内第四次更换 CEO 了。如此频繁地更换高管,真的能让这家拥有百年历史,如今却步履蹒跚的车企摆脱困境,实现轻装上阵吗?
内田诚:接下 “烫手山芋”,却无力回天
回顾日产的发展历程,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 CEO 之一戈恩,在 2017 年卸任首席执行官一职,彼时,西川广人接过接力棒。然而,好景不长,2019 年 9 月,西川广人因贪污丑闻被迫辞职。同年 12 月 1 日,内田诚正式走马上任,成为日产汽车全球 CEO。
内田诚接手时的日产,状况堪称棘手。财务状况捉襟见肘,与长期合作伙伴雷诺的关系也降至冰点。面对如此艰难处境,内田诚试图力挽狂澜,推出了 “Nissan Next” 计划。为削减成本,他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措施,如削减产能、优化产品线,同时积极尝试修复与雷诺的关系。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汽车行业技术转型的道路更是布满荆棘。公司内部也矛盾重重,诸多因素阻碍着改革计划的推进。最终,内田诚的努力未能取得预期效果。6 年过去了,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逐年下滑,近乎腰斩;全年盈利预测多次下调,业绩仍未实现根本性好转;与本田的业务合并谈判也以失败告终。
据知情人士透露,许多人认为内田诚对公司业绩不佳负有主要责任,离职成为他不得不面对的结局。内田诚本人也在今年 2 月 13 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有人告诉我日产不再需要我,我不会坚持(担任社长一职)。” 这番话,或许早已预示了他的离职结局。
戈恩:从 “救世主” 到阶下囚,反转令人唏嘘
随着内田诚即将下课,人们的思绪不禁又回到了日产历史上那位传奇 CEO—— 卡罗斯・戈恩。1999 年,戈恩成为日产汽车 CEO,随后他一手促成了雷诺和日产的联盟,这一举措堪称汽车行业的经典案例。不仅如此,戈恩还带领日产收购了三菱汽车 34% 股权,使日产成为三菱最大单一股东。在戈恩的领导下,日产一度迎来发展的高光时刻。
然而,世事无常。由于财务违规指控以及日产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戈恩于 2017 年卸任首席执行官职务。更令人震惊的是,2018 年 11 月,戈恩因财务造假、挪用公款等罪名在日本被逮捕。曾经的汽车行业 “救世主”,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这样的反转剧情,令人唏嘘不已。
从戈恩到内田诚,日产 CEO 的命运跌宕起伏,宛如坐过山车。每当企业遭遇困境,CEO 往往成为牺牲品。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日产这家百年车企在时代变革浪潮中艰难求生的真实缩影。
日产与雷诺的联盟,以及和本田的合并谈判,对公司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合作过程中,各方在利益分配、战略决策等方面分歧不断。一旦合作出现问题,CEO 往往首当其冲,成为众矢之的。比如与本田的合并谈判破裂,日产错失重要发展机遇,内田诚自然成为大家指责的焦点。
大咖总结
如今,新的日产 CEO 即将上任,他能否打破 “背锅侠” 的魔咒?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日产又能否借助此次高层变动和人事调整,实现逆袭?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UV大咖》立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