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人士变动,不止是让最能打的人,指挥关键战斗,更是对产品定义和企业定义的重新打磨。
2023年到2024年,汽车的产值,先是首次超越房地产,再是正式超越房地产。风口之下,新的洗牌目视可及,坏消息是,很多固有印象要留在记忆里,比亚迪已经喊出来了,燃油车只剩情怀,好消息是,最新杀出重围的企业,每一个都身怀改变世界的潜力,像是1970年代的丰田。
而汽车圈的竞争之激烈,已经不需要媒体多言,看着6万元的车都装备上了智驾,看着当年售价超30万元的燃油车如今新车只要19万,一切都很清晰。
想杀出重围,按着原有的节奏和思维来走,显然不够。
读懂华为小米,成为华为小米
北汽蓝谷,正在成为北汽集团在汽车板块破局的关键板块。
3月18日,北汽蓝谷公告一系列重大人事任命:公司原总经理张国富升任董事长,原副总经理刘观桥升任总经理。本次调整中还包括,财务总监宋军升任常务副总经理,还从北汽零部件板块引入马磊担任副总经理分管采购业务。

张国富曾任北汽越野总经理、北汽股份常务副总裁、北汽蓝谷常务副总经理,有丰富的管理、规划、运营经验和技术背景。越野世家、中国第一越野品牌,正出自于此。
刘观桥曾在北京现代等车企担任销售重要职务,担任过北汽集团经营与管理部部长,有着丰富的一线市场运营和经营管理经验,擅长经营管理,又善于营销创新。
上述举动,无疑透露出大量关键信号,重中之重是,产品的定义和企业运营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通俗来说,可以理解为,北汽蓝谷将在新车的产品定义上,从学习华为小米,到成为华为小米。在运营逻辑上,几乎摒弃掉汽车传统模式下的批售模式、采购模式甚至是预算制度。
造车之后,雷军有句话广为人知,“在车展逛了一圈,我很绝望,你们这哪是在做产品,完全是在靠蒙”。
雷军所说的,深度反应着车市变化的现状。从原有的,车企造啥,消费者只能在比较之后,选一个自己相对更喜欢的。如今变成了,消费者想要啥,车企就去造啥。
而北汽蓝谷的变阵,也深度迎合着趋势的变化,更是对国企速度和力度的刷新。让深度理解新趋势、新变化的人充分释放自己的能力,这是关键答案。
已经取得的成绩单,很具有说服力。2024年8月起极狐汽车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12月以12032辆刷新纪录,全年极狐总销量81017辆,同比增长169.91%,增速在纯电新能源领域位列第一;与华为合作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享界推出首款车型享界S9,领跑40万以上高端纯电轿车市场。
而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还不止于数字。2024年纯电增速下降,市场份额被插混和增程明显侵占。同时,2024年里,也是传统新能源造车理念开始走下坡路的1年,更多的智能驾驶随着理想和华为的普及在推进。
而复盘这份成绩单做对了什么,答案有对市场积极主动的调整,如在得知消费者反馈之后,非常积极且精准的价格定制,包括亲子车的产品定义、主打健康和极致安全的产品定义,再比如享界对56E发起的挑战,同时还包括新产品推出之后,再次快速进行定义的能力。
纵观当前市场,最顶级的头部车企,都在充分读懂消费者需求之后,结合自身的强势能力,给到最佳的产品定义能力。同时,也在整体的经营层面,把钱花在刀刃上,在技术研发上尽可能的提升效率。
于是,从企业的典型性上,北汽蓝谷从学习华为小米,到追随华为小米,再到成为华为小米。
未来:更年轻、更务实、更科技
1年时间,市场表现日新月异。1年时间,团队进一步升级。
这背后,更是北汽集团的转型和发展。2024年3月,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履新,之后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资源整合以及合作创新,推动了北汽集团的转型与发展,从战略更加聚焦的“三年跃升计划”,与小米、华为等科技企业的深度联动,再到北汽+华为的合作,每一个关键节点上,他都勇于站出来。
而接下来,更多的新车、新技术、新服务,也将随着团队的升级,开始陆续涌现。当然,更大的特色还将包括,商誉的稳定。
截至目前,北汽蓝谷在更深刻的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与理解,从张国富身上,积极通过新媒体与网友进行高频互动,进一步拉近了极狐品牌与目标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同时,他们也更注重商誉,不选择背刺。
2023年时,张国富履新北汽极狐伊始,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以32.98万元的售价登场,并以“差价全额现金返还”为核心的老车主致敬礼,这就是其诚意与责任担当。
简言之,从传统车企新势力试水,再到眼前的种种表现。北汽蓝谷已经在转型路上站稳脚跟,仅用8个月的时间,便以终端市场表现为核心依据,打造了一套涵盖了提拔、考验、考核、任用等一系列环节的“新玩法”。
另外,北汽蓝谷公告中还提及聘任资深投行人士乔元华担任董事会秘书,作为A股资本市场新能源整车企业第一股,引入董秘乔元华,是北大元培高材生,金融科班出身,拥有15年投行经验,先后供职于中金公司、汇丰亚洲,曾任汇丰董事总经理,在境内外资本运作方面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的加盟将助力北汽蓝谷专业对接资本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早日打造A股市场又一千亿市值新能源车企。
很显然,一切,即将进入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