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中年危机”!莲花跑车为何在“反向飙车”?

汽车点评AC

4431阅读

2天前

导读

莲花跑车,这个曾经的英伦跑车辉煌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电气化转型中却深陷“中年危机”。销量不振、财务亏损、资本市场看衰,更有品牌更名、降价“背刺”老车主等一系列谜之操作,让莲花跑车的复兴之路充满坎坷。这场“反向飙车”的荒诞剧,能否迎来转机?莲花跑车的未来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狂飙突进中,莲花跑车(前身名为路特斯)正在经历一场尴尬的“中年危机”。这个曾与保时捷、法拉利齐名的英伦跑车品牌,在电气化转型的浪潮中,不仅未能实现涅槃重生,反而深陷销量泥潭。

根据莲花跑车公布的最新交付数据显示,莲花跑车在2024年全球累计交付新车12065辆,虽然同比增长超过了70%,但销量依然没有达到其预期目标,且大部分业绩来源于海外市场,中国市场贡献率仅有四成,月均销量仅在250辆左右。

要知道,比它更年轻的小米汽车,在发布小米SU7 Ultra后,仅用时两小时订单大定就破万了!小米SU7 Ultra用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莲花跑车接近一年的KPI。这对于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品牌而言,难免有些尴尬。

销量不振,财务数据自然也不好看,数据显示,在2021年~2023年期间,莲花跑车净亏损分别为1.11亿美元、7.25亿美元、7.43亿美元,而2024年前三季度路特斯总收入为6.53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了105%,不过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前三季度其净亏损4.59亿美元,毛利率也由2023年同期的11%下降至9%,名副其实地增收不增利。作为对比,法拉利、保时捷在同期的毛利率基本在20%~40%之间,均远超莲花跑车。

市场表现拉胯,资本市场也不看好,美股表现高开低走,路特斯科技(莲花跑车)于2024年2月上市,开盘价17.99美元,现在却跌到了不足2美元,市值蒸发了近九成,几乎快成了一文不值的汽车品牌。

然而,莲花跑车的目标还要争取在2026年实现经营现金流及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转正,但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完全看不到一些利好的曙光。而其先后制定的“Vision 80”复兴计划(目标2028年品牌成立80周年时重振雄风)和“Win26”成本控制战略,看起来更像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数字游戏。

很显然,这个承载着赛道荣耀的英国超跑品牌,在电气化转型中,演绎了一场“反向飙车”的荒诞剧,而造成现在这种尴尬局面,则是由诸多谜之操作交织在一起的恶果。

2017年6月,莲花跑车被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但由于“莲花”商标被一家零部件企业注册,在国内只能使用“路特斯”作为品牌名称,为了拿回商标权,其终于在打了11场官司后于2025年1月2日,宣布莲花跑车正式回归大众视野。

此举虽然实现了品牌一致性,但并没有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其中,有一位网友说得很贴切,“知道莲花跑车的,叫路特斯也知道,不知道莲花跑车的,叫莲花也不知道。”这就意味着,目前的莲花并不像问界、仰望、蔚来等品牌自带“流量”,消费者买莲花依然需要支付更高的“解释”成本,也就是说,不论是叫“路特斯”还是“莲花”,以目前的品牌影响力,其依然是小众到不能再小众的边缘化品牌。

而且,更致命的是,这场商标争夺权看似是一场史诗级的胜利,带来的代价却远超预期,在路特斯宣布更名为“莲花”的第二个月,莲花跑车旗下两款改款车型正式上市,其中,新款ELETRE夏花售价区间为54.8~101.8万元;EMEYA繁花售价区间为52.8~100.8万元。起售价分别由老款的72.8万元和66.8万元降至54.8万元和52.8万元,降价幅度超15万元,这样的降价幅度,堪称豪华车市场的“天塌”事件。

更让老车主气愤的是,新款车不但价格便宜,配置和功能反而更丰富了!妥妥地让老车主当了一回“冤大头”。更讽刺的是,冯擎峰曾宣称“路特斯不会降价”,但现实情况中的“断崖式降价”,完全有悖于其不降价的言论,而今其相关言论也被悄然删除。这种“出尔反尔”的操作,也是业内罕见。

不但因降价引起老车主不满,而且在命名上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其把Eletre命名为“夏花”,取自“生如夏花之绚烂”,本想表达精彩热烈的意思,结果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车主直接从“夏花”联想到“下滑”。这就让用户听着非常不舒服,觉得没有好兆头,对一个超跑级豪车用户来说是非常不爽的,显然这个带有“中国血统”的品牌,在品牌建立和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了解程度上,还稍欠火候,没能彻底摸透用户的心思。

对于此次品牌危机,时任莲花中国总裁毛京波,也赶紧发了一封致歉信,宣布Eletre不再使用“夏花”中文名,同时表示降价是为了“拓宽价格带、降低消费门槛”,但老车主们并不买账。因为致歉信中没提到任何补偿方案,这种“只道歉不补偿”的操作,在汽车圈就是标准的“敷衍了事”。

说起毛京波,她可是有着光鲜履历的“营销女王”!在奔驰做过高管,后来在林肯担任亚太及中国区总裁,把林肯从年销5万辆做到9万多辆,被誉为最会做营销的高管之一。

但来到莲花跑车后,这位“营销女王”却频频翻车。从之前的“验资5000万相亲活动”被骂低俗,到三次减配引发百名车主联名维权,再到把试驾车当新车卖给客户……这一连串操作,把莲花跑车的口碑搞得一塌糊涂。而在经历了降价“背刺”与补偿沉默后,就彻底激化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矛盾,大批车主在小红书上喊着要她“下课”。由此可见,这位曾经的营销天才,在莲花跑车上彻底“掉线”了,完全没把握住莲花跑车的品牌调性。

最终,品牌方似乎也感受到了舆论压力,毛京波黯然下课,被调整至海外市场,转由钦培吉接替其中国区总裁职务,他可是吉利体系里的“老人”,于2011年加入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先后担任多个职务。2019年6月,钦培吉被任命为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2023年8月,钦培吉加盟吉利,出任吉利汽车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并负责集团渠道发展委员会的工作。2024年6月,钦培吉正式调入极星科技,担任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销售、渠道发展及市场营销等业务板块。

然而,要知道的是,近几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很一般,极星也是量价齐跌,裁员、退市警告传闻等负面消息不断,日子过得并不比莲花跑车好多少,极星和沃尔沃都搞不定,他还能掌舵难度更大的莲花跑车吗?虽然我们不能只看过去的经历就去否定一个人的能力,但对于现在摇摇欲坠的莲花跑车来说,难免会对钦培吉的能力有所担忧,对莲花跑车的未来充满问号。

高层动荡也伴随着战略摇摆不定,2017年吉利集团控股莲花跑车后,宣布将其转型为电动汽车品牌,并将在2028年完成电动化转型,以实现换道复兴。但是莲花跑车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相对欠缺,远远落后于法拉利和保时捷,且专属补能网络迟迟没有形成规模,因此销量迟迟未达预期。所以其在2024年又宣布要切入混动汽车市场,以双动力形式实现销量增长。很显然,莲花跑车对于中国市场的误判堪称教科书级反面案例。

除此之外,上文提到,莲花跑车超过一半的市场业绩来源于国外,北美和欧洲市场被视为“大粮仓”,但受限于全球贸易摩擦,欧美市场的加税政策导致整车成本激增,势必会让其销量进一步受到重挫,而中国市场又迟迟打不开局面,被自主高端品牌和其他传统超豪华品牌按在地上摩擦,可谓是双面受敌,想要在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似乎也是天方夜谭。

车叔总结

从销量萎靡到品牌更名的战略失误,从高管“不降价”承诺的背弃到用户权益的漠视,从高层动荡到战略摇摆,一步一步将莲花跑车拖入不可逆的困境之中。如今莲花管理层需要思考的,不仅仅要考虑如何破解销量困局,还要迅速作出适合市场趋势的决策,在彻底沉没前,找到能让莲花跑车重生的电动化净土。毕竟,在智能电动车的牌桌上,留给迟到者的筹码已经不多了。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