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高速事故调查进展公布:NOA系统提前预警,驾驶员接管后仍发生碰撞

瞰尚车

5005阅读

04-01

导读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小米汽车公布SU7高速事故调查进展,事故中NOA系统提前预警,但驾驶员接管后仍未能避免碰撞。目前,车辆数据已提交警方,第三方技术鉴定正在进行。此事故凸显智能驾驶技术局限性及人机协同重要性,待第三方检测结果公布后,事件责任将进一步明晰。

2025年4月1日,针对3月29日安徽德上高速发生的小米SU7碰撞爆燃事故,小米汽车今日首次公开事件细节及初步调查进展。目前,涉事车辆数据已提交警方,第三方技术鉴定工作正在进行中。

事故核心时间线

根据小米官方提供的车辆数据记录:

22:27:17:NOA智能驾驶激活,车辆以116km/h(限速120km/h)行驶。

22:36:48:系统检测到驾驶员脱手,发出“请手握方向盘”预警。

22:44:24:NOA识别前方施工改道障碍物(水泥桩),主动减速至约100km/h并提示“请注意前方障碍”。

22:44:25:驾驶员接管车辆,左转方向盘22.06度,制动踏板开度31%。

22:44:26:驾驶员继续右转方向盘1.06度,制动踏板增至38%,但未完全刹停。

22:44:26-28:车辆以约97km/h撞击隔离带水泥桩,车头严重变形后爆燃起火。

小米官方回应小米汽车表示,事故发生后已成立专项小组赶赴现场,提交了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并配合警方完成取证。针对争议焦点:

  • NOA系统责任:系统在碰撞前1秒已预警并减速,驾驶员接管后操作未能完全避免事故。
  • 车门锁死质疑:车辆配备机械应急拉手,电池受损后仍可手动开启,具体需结合现场痕迹鉴定。
  • 电池安全性:事故中电池受剧烈撞击可能引发热失控,第三方检测结果尚未公布。
  • 调查进展

    铜陵警方确认事故为单方责任,排除酒驾毒驾,具体原因待国家级检测机构对NOA系统、电池包结构等专项分析。

    铜陵市应急管理局明确该事故为交通事故,非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小米汽车称将严格遵循调查结果,与家属保持沟通并提供支持,相关进展将通过官方渠道实时更新。

    此次事故暴露出智能驾驶技术在极端场景下的局限性,以及驾驶员与辅助系统协同的重要性。随着第三方检测结果的公布,事件责任或将进一步明晰,同时也为行业安全标准升级提供参考案例。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

    瞰尚车

    瞰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