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博主:特斯拉卖不动了!
数据:3月24-31日,“单周销量2.1万台”!
我:?????
当特斯拉在2025年第一季度末交出一份“连续五周刷新销量纪录”的成绩单时,社交媒体上的唱衰声瞬间被数据打脸。第一季度国内销量13.72万台,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新高。
然而,这一亮眼表现背后,却隐藏着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的“冰火两重天”:中国市场的强势反弹与欧洲市场的断崖式下跌形成鲜明对比。
- 国内销量也是好起来了
特斯拉3月最后一周的2.1万台销量,并非单纯依赖降价,而是通过“限时金融政策”精准撬动市场。焕新Model Y的3年0息、Model 3的5年0息方案,本质上是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而非直接牺牲利润。
这种策略与比亚迪、蔚来等本土品牌的“价格战”形成差异化竞争——特斯拉瞄准的是对“品牌溢价”和“科技标签”更敏感的中高端用户群。
尽管2月销量曾同比暴跌49%,创下两年半新低,但3月的强势反弹表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号召力依然强劲。
分析认为,2月销量下滑主要受春节假期、生产线升级(Model Y焕新版投产)等因素影响,而3月的金融政策则成功刺激了被压抑的需求。
不说不得,你这样的销量数据,同行真的很怕.....
- 海外遇冷,争议不断
与国内市场的火热相反,特斯拉在欧洲遭遇“滑铁卢”。2025年前两个月,欧洲销量同比暴跌45%,其中法国、挪威、瑞典等市场降幅均达40%。
以荷兰为例,今年3月,特斯拉在荷兰共销售1546辆,与2024年3月相比下降了55.3%。今年前三个月,荷兰共售出3445辆特斯拉汽车,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近50%。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荷兰的销量大幅下滑,成为荷兰电动汽车市场的特例,该国第一季度新电动车销量实际上增长了7.9%,可以见得处境是多么糟糕。
更严峻的是,Model Y虽仍是欧洲电动车销冠,但销量同比腰斩53%,而大众ID.4、雷诺5 ETech等竞品正快速蚕食份额。
要去分析其中的核心矛盾点,一方面无疑是车型老化,Model 3/Y已上市多年,而中国品牌(如比亚迪、吉利、小鹏)和欧洲本土车企(如大众、雷诺)正加速推出适配本地需求的新车型。
另一方面则是政治包袱,马斯克公开站边美国可能存在不少歧义的政策,甚至出任总统政府要职,直接触发了欧洲消费者的抵制情绪。美国、荷兰、德国等地甚至爆发针对特斯拉门店的破坏活动。
- 电动EV:
总的来看,对于消费者而言,特斯拉的 “冰火两重天” 意味着更多选择与更好体验。当特斯拉开始学习国产车加长座椅、增配冰箱,当国产车死磕能效追赶续航,最终受益的是用户。
而对于行业而言,这场博弈的终极赢家,将是那些既能保持技术创新锐度,又能扎根本土市场温度的企业。特斯拉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中国车企的反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