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超40%,蔚来到底有没有“逆风翻盘”?

电动EV
电动EV
原创

1335阅读

10小时前

作者/编辑:邱雨晖
导读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蔚来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超40%,在舆论风波中展现顽强生命力。本文深入分析蔚来“逆风翻盘”背后的原因,包括周销量榜单的局限性、多品牌战略、用户运营以及换电模式的长期价值,揭示蔚来如何通过体系化能力突破行业惯性认知,构建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2025年4月7日,蔚来汽车以一份亮眼的季度成绩单,向市场宣告了其在“倒闭危机”“财务爆雷”等舆论漩涡中的顽强生命力。尽管年初负面舆情不断,但蔚来不仅稳住了销量,更以同比增长40.1%、累计交付42,094台新车的成绩,释放出强劲的增长潜力。这一“逆风翻盘”的背后,是行业惯性认知的失效与蔚来体系化能力的突破。

销量“周榜”到底能不能信?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周销量榜单成了舆论的焦点,然而这份榜单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以蔚来为例,其车型多次跌出周榜前十,却在一季度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种矛盾揭示了两个问题:周榜的“短视效应”和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周销量榜单的“短视效应”主要体现在数据受短期因素影响极大。例如,春节假期、工厂检修等均会导致数据异常。蔚来3月交付15,039台,环比增长显著,但若仅看单周数据,可能被淹没在竞品的“爆发式营销”中。这种短期的数据波动,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长期市场表现。

此外,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也是周榜无法全面体现的。蔚来主品牌均价超30万元,与主打20万元以下市场的零跑、哪吒等品牌不构成直接竞争。周榜的“一刀切”排名忽视了高端市场的独立逻辑——用户决策周期长、品牌忠诚度高,销量波动更平缓。因此,蔚来的用户基本盘并未因舆论动摇,其换电网络覆盖900个区县、累计建成3,239座换电站的基建优势,仍是吸引高端用户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除了周榜的影响以外,年初通常被视为车市淡季,但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却异常活跃。蔚来的销量回暖,离不开两大策略:多品牌战略填补市场空白和用户运营的“温度战”。

在多品牌战略方面,蔚来主品牌守擂高端,ET9作为智能电动行政旗舰,3月29日开启交付后迅速成为话题。李斌效仿小米的“创始人亲自交付”策略,邀请社会影响力人物担任首批车主,将产品与“精英身份”深度绑定,成功拉升品牌溢价。这种策略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关注度,还增强了品牌的高端形象。

乐道品牌则攻坚家庭市场,尽管乐道L60因负面舆情导致销量未达预期,但其一季度14,781台的交付量仍贡献了总销量的35%。蔚来通过复用售后团队和换电网络,降低了新品牌的运营成本。这种资源复用的策略,使得蔚来在拓展新市场时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萤火虫品牌瞄准全球化,第三品牌首款车型4月上市,剑指海外市场。蔚来计划年内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以差异化产品避开国内红海竞争。这种全球化的布局,不仅为蔚来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还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在用户运营方面,蔚来的用户社区运营一直是其护城河。一季度,蔚来通过NIO Day、车主专属活动等强化用户归属感,甚至将部分裁员引发的舆论危机转化为“聚焦核心用户”的叙事。这种“情感绑定”在高端市场尤为有效——即便存在财务质疑,用户仍愿为品牌溢价买单。蔚来深知,在高端市场,用户不仅关注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更看重品牌的情感价值和社区氛围。

蔚来还在持续“烧钱”

尽管数据呈现一种乐观的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蔚来还在持续“烧钱”。据了解,蔚来2024年净亏损达224亿元,现金储备仍稳定在420亿元,并通过“激进的降本目标”优化成本结构。市场对亏损的担忧,实则忽略了两个关键点:毛利率持续改善和换电模式的长期价值。

2024年蔚来整车毛利率从9.5%提升至12%,2025年一季度通过平台化降本(如座椅骨架通用化)、自研芯片(单车成本下降1万元)等措施,毛利率有望进一步向20%逼近。亏损收窄趋势已现,这表明蔚来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换电模式是蔚来长期布局的重要一环。蔚来与宁德时代达成换电合作,并推进“换电县县通”计划。换电站不仅是用户体验壁垒,更可能成为能源服务收入的新增长点。这种重资产布局短期内拖累财报,却为长期盈利打开了想象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用户对换电服务需求的增加,换电模式有望成为蔚来未来的重要盈利点。

当然,笔者相信蔚来的“烧钱”之路也并非死路一条。若降本措施落地,全年BOM成本可再降10%。这将进一步降低蔚来的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同时,换电朋友圈扩容至宁德时代等巨头,有望分摊基建成本。随着合作伙伴的增加,换电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将得到有效降低。

海外市场与萤火虫品牌的增量尚未完全释放。随着蔚来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和萤火虫品牌的逐步发展,海外市场将成为蔚来新的增长点。这将为蔚来带来更多的收入来源和利润空间。

短期内,蔚来或许仍需“烧钱”,但其构建的换电生态、用户社区和高端品牌认知,已形成难以复制的护城河。这场销量回暖不仅是数据的反弹,更印证了一个道理:在新能源汽车的长跑中,规模与时间才是终极裁判。

实际上,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场长跑,而不是短跑。因此,它选择了坚持长期主义,通过多品牌战略、用户运营和换电布局等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虽然短期内可能面临亏损和舆论压力,但从蔚来的经营模式中可以预料,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迎来盈利的那一天。

最后,蔚来的逆风翻盘不仅是对其自身实力的证明,更是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启示。在新能源汽车的长跑中,规模与时间才是终极裁判。只有那些拥有足够规模和战略定力的企业,才能在这场长跑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者。蔚来正是这样一家企业,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骆驼哲学”的真谛,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