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境的推出,是五菱的向上突破,还是崩溃的开端

导读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五菱宝骏品牌推出新车型享境,试图通过智能越级重振品牌,但在销量低迷、质量口碑崩塌的背景下,这一举措被视为一场豪赌。面对品牌价值与定价割裂、质量问题频发、技术宣传过分鼓吹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挑战,五菱需从多方面进行全方位重构,否则享境或将成为又一款悲情车型。

2025年4月7日,五菱旗下宝骏品牌推出全新车型享境,以13.28万元的预售价杀入15万级市场,试图通过智能越级来重振品牌声量。然而,在五菱销量持续低迷、质量口碑崩塌的背景下,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旗舰家轿,更像是品牌一场豪赌。当“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号沦为市场反噬的枷锁,五菱的面临的处境或许没有这么简单。

五菱曾以宏光MINIEV等低价车型占据“国民神车”地位,但低端化标签也成为其难以逾越的鸿沟。2024年宝骏销量为43674万辆,并且还出现过月销跌至两位数的情况。尽管享境宣称搭载巴斯夫车漆、Nappa真皮座椅等豪车配置,但消费者对宝骏二字的认知仍停留在廉价与乡土气质。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品牌价值与定价的割裂。享境13.28万-15.58万元的预售价,已触及比亚迪秦PLUS、吉利银河L6等一线国产混动车型的腹地。然而,这些品牌拥有更强的技术背书与用户忠诚度,而五菱在高端市场的号召力几乎为零。当消费者以宝骏=五菱的刻板印象审视享境时,其越级豪华的叙事注定难以破圈。

不仅仅是品牌价值上不去,五菱近年频发的质量问题,让消费者的信任真的不知该摆到何处。2024年,宝骏因刹车系统故障引发舆论声讨,厂商“软件bug”的解释被质疑避重就轻;缤果车型更被曝高压线束裸露、防撞梁设计缺陷等安全隐患,五菱甚至以“撤稿函”压制负面舆论,进一步激化矛盾。享境虽宣称搭载神炼电池、灵眸智驾等新技术,但消费者难免担忧:曾经的品控问题是否已根治?  

更值得警惕的是技术宣传的过分鼓吹。享境标榜代客泊车、无图城市领航等智驾功能,但其实际表现尚未经过市场验证。参考此前宝骏车型的广告牌识别成车等智驾漏洞,用户对五菱的技术落地能力难免会又疑虑。

而除开自身的矛盾,在15万级市场,享境同样面临三重围剿,首先是国产电动车的围剿,比亚迪秦PLUS DM-i以9.98万元起售价抢占基盘市场,吉利银河L6凭借雷神混动系统实现馈电油耗3.8L/100km,技术成熟度与知名度显然更优。

 

其次是国产新势力车型不仅智能化更具优势,且硬件配件的诚意给得更多。而享境的灵眸智驾仍依赖外部供应商,生态闭环能力薄弱。此外,合资方面,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等燃油车型终端价下探至10万区间,分流注重可靠性的保守用户。  

相较之下,享境所谓的缺乏差异化竞争力。其1.5T插混系统馈电油耗4.8L/100km,与主流竞品相比并无优势,纯电版续航达成率虽宣称超行业7%,但低温性能仍逊于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车型。

汽车网评:所以综合看下来,宝骏享境的发布,是五菱在销量悬崖边的奋力一搏。然而,当品牌认知固化、技术信任崩塌、市场竞争白热化时,单靠越级配置与营销话术已难挽颓势。

五菱若想真正突围,需摒弃“口号式创新”,从品控体系、技术研发到用户运营进行全方位重构。否则,享境或将重蹈新宝骏的覆辙,在市场的冷眼中,成为又一款叫好不叫座的悲情车型,品牌建立并非一朝一夕,脚踏实地不乱喊口号或许才是成功之道。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