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海春夜微凉,但上汽开启了一场有温度的对话,一场名为“懂车更懂你”的发布会,以两个小时的时间、十余家合作伙伴的共创,向外界诠释了一个核心命题——上汽的品牌基因是什么?不仅是对企业内核的深度剖析,更是一次对未来出行生态的先锋探索。
一、技术升维:从“不怕撞”到“放心开”的质变
在汽车安全领域,上汽集团首次提出“整车安全3.0”技术,将安全防护从被动防御推向主动关怀。
1、1.0时代“不怕撞”:通过全维立体防护体系保障乘员安全;
2、2.0时代“不会撞”:依托自研中央协调运动控制(VMC)技术实现对车辆轨迹的精准控制;
3、3.0时代“放心开”:引入预碰撞主动安全系统,在乘员躺姿状态下自动调整座椅姿态、束紧安全带,将头部加速度降低31%、腰椎压力降低45%,真正实现“无感守护” 。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包含预碰撞系统、全包裹式安全气囊等五大创新标准,更通过AI算法实现了对用户状态的动态感知。正如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所言:“未来的安全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对生命的敬畏。”
二、生态重构:四大智驾天团与“朋友圈”战略
上汽之夜的另一核心看点,是其首次公开集齐国内“四大智驾天团”——地平线、卓驭、鸿蒙智行、Momenta,构建起覆盖智能驾驶全链条的生态联盟 。
1、地平线:合作研发高算力智能驾驶芯片,赋能荣威、MG等品牌;
2、卓驭:为上汽通用五菱提供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智驾解决方案;
3、鸿蒙智行:与华为深度合作,实现车机系统与鸿蒙生态的无缝对接;
4、Momenta:为智己汽车提供L4级自动驾驶技术支持,计划在上海投入Robotaxi运营 。
这一“朋友圈”战略的底层逻辑,是上汽提出的“三不原则”——不设技术围墙、不做生态孤岛、不惧跨界竞争。通过技术共享与场景共建,上汽正试图以“中国方案”重构全球智能汽车的价值链。
三、从“用户思维”到“鸡蛋哲学”:品牌基因的重构
在传统车企发布会上,参数堆砌、技术术语轰炸往往是标配。然而,在发布会的开始上汽就表明我们不想用数据说服人,而是希望用户感知到参数背后的温度。这一表态,直接点明了上汽的品牌基因之一——用户思维。
发布会上,“鸡蛋梗”的隐喻令人印象深刻:鸡蛋由内而外破壳是新生,由外而内打破则是毁灭。上汽选择前者——从内部革新驱动品牌进化。这种“由内而外”的哲学,贯穿于上汽对安全、智慧、情感、美学四大板块的诠释:安全为辅、智慧为顺、情感为核、美学为帆。
四、未来图景:18个月产品计划与上海车展预热
上汽集团明确,未来18个月内所有新车都将承载此次发布会的基因。4月23日上海车展上,多款战略车型将首次亮相:
智己汽车:第四季度推出搭载线控底盘的全新车型,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预计2027年落地;
荣威品牌:全新SUV概念车将搭载VMC智慧数字底盘技术,支持个性化智驾推荐;
上汽大众ID.3 2025款:以“听劝升舱包”为核心,新增智能配置与环保材质,巩固纯电小车市场地位 。
此外,上汽提出“三套拳法”战略:技术拳聚焦AI大模型与智能驾驶,生态拳通过场景订阅激活用户需求,全球化拳依托海外合资经验加速布局欧洲与东南亚市场。
正如贾健旭总结:“未来的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生活方式提案者。”在这场变革中,上汽正以“跪着学习的谦逊,站着创新的勇气”,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全面领航写下注脚。
结语:一场定义未来的思想实验
上汽之夜,既是对技术边界的突破,也是对产业逻辑的重构。当安全技术从“防护”升维至“关怀”,当设计从“美学表达”进化为“价值翻译”,当生态从“单打独斗”转向“共生共赢”,上汽用一场发布会证明:领航者的核心能力,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定义未来,上汽之夜,既是一场品牌基因的溯源,也是一次生态革命的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