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9家4S店退网!93%为燃油车,汽车商业模式何去何从?

电动EV
电动EV
原创

3.2万阅读

04-11

作者/编辑:山姆
导读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崛起,传统燃油车4S店遭遇退网潮,2024年共有4419家退网,其中93%为燃油车品牌。这一趋势背后是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青睐以及燃油车利润空间被压缩的现实。汽车商业模式正面临深刻变革,自主品牌的崛起、服务模式的革新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曾几何时,4S店被誉为“汽车行业的印钞机”

然而当下,这台昔日无比强劲的“印钞机”,风光不再。

4月9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汽车4S店网络规模相比上一年减少2.7%,在退网的4419家4S店中,93%为传统燃油车品牌。

“退场4419家、93%为燃油车”这个数据什么概念?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商业逻辑呢?

2024年度 4S店收缩

退网潮背后是“无法顺应时代变革”的商业模式

传统燃油车的黄金时代正在落幕。2024年,合资品牌4S店规模总量为7744家,同比缩减13.5%,豪华品牌为3990家,也同比下滑1.4%,而自主品牌却以1.7%的增速逆流而上,总量达21144家。

这背后,是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拥抱——去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连续6个月超50%,销量同比激增42.2%。

在2024年新增的3518家汽车4S网络里,新能源汽车品牌约占57%,其中自主品牌贡献了绝大多数份额,达到92%,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分别为3%和5%。这么看,以后类似德系BBA、日系等品牌门店改卖问借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多。

也在一定程度说明,市场淘汰的并非“旧势力”,而是无法顺应时代变革的商业模式。

IMG_256

  • 燃油车为何失宠?其实显而易见了

价格战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24年,车企平均每车降价1.6万元,燃油车利润空间被压缩至极限,经销商被迫“卖一辆亏一辆”。而新能源车凭借直营模式、透明价格和低保养成本,直接切断了传统4S店的“售后现金流”。

当然还有随着国内新能源的崛起,对比合资车、豪华车,肉眼可见的竞争压力在不断放大。新势力以华为、小米、小鹏、理想为首的市场流量真的不要太多,其主要为直营经营布局,去除中间商赚差价,将成本反复压缩,做到科技配置、智驾、续航能耗......不断拉开差距的,良性循环,对传统燃油车带来致命一击。

对消费者而言,短期内可能会面临售后网点减少的不便,但长期来看,透明化的价格体系、多元化的服务选择和更高效的供应链,终将带来“省心又省钱”的用车体验。正如智能手机淘汰传统手机店的过程,汽车渠道的变革看似阵痛,实则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IMG_259

  • 电动EV:

俗话说“既然之则安之”,如今新势力、自主品牌的崛起,其实已经为汽车行业转型指明了未来的大方向。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这场4400家4S店的退网潮,更像是一曲产业转型的“前奏”。当传统油车渠道完成“断舍离”,换来的是整个行业轻装上阵的决心——自主品牌的崛起、服务模式的革新、市场格局的重塑,正共同勾勒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下,国内油车市场的调整,有一个更具活力、更富创新的汽车消费时代即将到来!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