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驾控20元万内没对手,北京现代这款纯电操控王强在哪?

阿贵看车

3527阅读

04-16

导读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北京现代OE凭借其在驾控调校上的独特优势脱颖而出。通过引入WRC经验,OE在稳定性、操控性方面表现出色,尤其在雪地驾控上更是“20万内没对手”。北京现代此举不仅展现了合资品牌的技术实力,也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突围方向。

得房率、冰箱彩电大沙发,这类家居类的名词成为当下汽车的主流宣传卖点之一。当然汽车发展到这样也不能说不好,毕竟体感上的享受确实得到了,可这种“跨界内卷”也引起一些人的质疑:如果汽车都在卷这些“锦上添花”真的好吗?

没错,汽车的乐趣的本质,应该是人与车通过机械反馈达成的交流,简称操控。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刚需型电车比较欠缺的。而北京现代此次推出OE,则是要把老合资在驾控调校上的优势拿起来,让新能源车还原车的本质。

作为一台车,最要紧的是开得稳

不得不承认,在提速、加速、输出功率损耗方面,电车对比油车有非常大的优势,新能源性能车直接将2秒级的百公里加速从百万元级下放到30万以内。只不过3月份某款网红车型的事故也给人新的反思,相较于开得快,开得稳才是老百姓需要的。

所以北京现代对于OE的调校也是基于开得稳出发。

这里必须得重提一个概念:质心偏转,也叫质心侧偏角,即车辆质心速度方向与车头指向的夹角。而这项参数会受到重量影响,车越重质心偏转就越厉害,典型案例就是刹不住、急弯容易侧翻的全险半挂。而这个问题恰恰也是纯电车型的劣势所在——保证续航就势必要带上更大的电池,重量也会随之增加。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现代是将WRC的经验给落地了。

首先就是稳定性,现代汽车的WRC调校团队深知“ESC调得再激进一点车会晃;保守一点过弯就甩”的痛点,所以解决方案是将ESC与高频轮速监控、扭矩动态反馈相结合。所以在行驶过程中,ESC盯紧车身姿态做‘动态修正’,而且官方特别还针对冰雪路面的稳定性做出优化,使得做到车辆在冰雪湿滑路面遭遇突发情况紧急避让时,依旧能保持车身动态平衡。

得益于此,OE侧倾角≤1.2°,车辆在冰雪路面以60公里时速、接近80°转向角绕桩不飘不晃。

回归操控,或是合资新能源的突围方向?

说实话,目前已经登场的合资纯电产品对比同级别的国产纯电产品,在底盘悬挂的机械调校方面依旧有优势。如大众ID.4、广汽丰田铂智3X、启辰VX6等车型都很好继承品牌的调校特色,驾控的细节处理对比国产新能源车其实还是稍占上风。

因此北京现代此次转型,则是要将这方面的优势发扬光大,为合资新能源突围找到一个新方向。如下图所示,大众ID.4的侧偏角为1.5°左右,这个数据在目前同级别量产车中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在实际驾驶感受上,ID.4也是非常敏捷的车型。不过考虑到家用和舒适的需求,各方面都会显得比较保守、内敛,在普通雪地驾驶也显得中规中矩,给人很稳的感觉。

而比亚迪宋PLUS EV会侧重雪地脱困和雪地起步,在雪地里的可靠性也属于业界前茅水准,但也因为家用车的属性,各方面同样中规中矩。而北京现代OE则不只是能以60km的时速绕桩不打滑,还能在时速70km情况下冰雪路面刹停的距离49.7米、单侧冰雪路面80公里时速刹停距离为58.6米、单侧冰雪路面20.34%坡度不溜车……

可以说北京现代OE不只是展现出“20万内没对手”的优异驾控素质,也让业界看到合资品牌在调校方面该有的技术领先。

因此不少人认为,外资品牌在WRC、勒芒等国外顶级赛事上有更为丰富的经验,这些宝贝不能只是PPT上的“荣誉勋章”,必须要落地才行。毕竟在新能源和智能、智驾等新兴竞争因素的作用下,车辆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将赛道经验得来优势落地,重新把握操控的优势,或许会成为合资新能源突围的新方式之一。

贵言堂:

总而言之,北京现代OE确实是反其道而行,让消费者将注意点从“冰箱彩电大沙发”、高阶智驾中转移出来,重新关注车辆的驾控本身。科技配置是潮流,但车辆在配有这些配备的情况下车辆跑得快、跑的稳是本质,也是一个品牌造车的态度。这是北京现代“质”的体现,也是“真”的体现。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