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车市迎来新一轮洗牌,新能源平价车型以“低价高配”抢占市场,而传统燃油车与部分高端电动车却陷入生存危机。其中,别克昂扬和蔚来ES7这两款车型,在3月的销量均跌至1辆,面临着濒临停产的危机。昂扬虽以年轻化设计吸引眼球,但动力与智能化配置在新能源竞品前黯然失色;而蔚来ES7以超43万元高价固守高端市场,但续航与成本争议使其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这一现象折射出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市场的双重困境,传统合资品牌在智能化与新能源转型中逐渐失势,而高端新能源车型因定位偏差与品控问题陷入恶性循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两款车型销量崩塌的深层原因。
蔚来ES7
指导价:43.80-51.80万元
蔚来ES7是蔚来品牌的重要车型之一,但是它的销量成绩却非常拉胯。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的销量只有1辆,在整个车市中属于垫底的存在,也是蔚来旗下最冷门的一款新车。这并非是短暂的销量遇冷,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蔚来ES7的销量数据一直保持在相似的水平,即便是巅峰时刻也不过620辆。作为对比,理想L7、智界R7、问界M7在今年3月份的销量分别为8707辆、8520辆、6512辆。
蔚来ES7定位是中大型SUV,其外观设计流畅而动感,长宽高分别为4912/1987/1720 mm,轴距达到了2960mm。内饰方面,全系标配10.2英寸液晶仪表盘和12.8英寸竖状中控屏,内置高通骁龙8295的芯片,并搭载一个NOMI小机器人。配置方面,基本能标配的配置都做到了标配,比如5G网络信号、16英寸HUD数字抬头显示功能、手机无线快充、全景天幕、悬架软硬高低调节、L2级别驾驶等。此外,还可以选装L3级别,也是当下为数不多能够真正升级成L3系统的SUV。动力方面,全系采用了双电机驱动系统,最大功率为480kW,最大扭矩为850N·m,百公里加速度为3.9s,标配电动四驱。
尽管蔚来ES7在性能和智能配置上表现不错,但在续航方面确实不够给力,提供485km、575km以及620km三种续航版本可选,尤其是低容量电池的续航时间较短,入门级车型的售价都超过43万元,续航里程还不到500km,存在较大续航里程焦虑。最重要的是,蔚来ES7没有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一直坚持四五十万的价格区间,这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与此同时,虽然蔚来ES7定位高端,但实际体验未达预期,车主频繁投诉车机故障、智驾系统安全隐患及售后服务低效,导致品牌溢价崩塌,再加上蔚来长期亏损、换电模式争议及破产传闻频发,进一步削弱了其高端品牌公信力。
毕竟中大型SUV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大品牌都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与精力,比如理想、问界等旗下车型,凭借增程式续航、家庭场景优化及智能化优势占据主流。而蔚来固守纯电路线且未能解决补能焦虑,导致蔚来ES7沦为小众选择。蔚来ES7虽然有换电服务等优势,但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些优势已经不足以支撑它的高价策略,尤其是在近年来很多竞品车型都在降价,比如理想L9、阿维塔11等车型不仅在价格上有优势,还在产品力上有竞争力,给蔚来ES7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上汽通用别克昂扬
指导价:15.29-17.89万
昂扬是别克旗下的一款紧凑型SUV,即便目前可享受最高4万元的优惠幅度,最低起售价格已降至11.29万元,但实际销量依然很惨淡,并且持续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份,昂扬的累计销量才454辆,月均销量仅有37辆。而到了今年更惨,1-3月份累计销量才6辆,其中,3月份为1辆。作为对比,丰田RAV4荣放、本田CR-V、大众途岳在今年3月销量分别为18350辆、16530辆、11324辆。
昂扬是别克在2022年推出的一款全新紧凑型SUV,这款车可以说是别克在紧凑型SUV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整体的风格或者说是设计方向都是全新的,拥有大溜背设计和运动时尚的外观,完全区别于其它别克。当初的它在颜值方面或许有一定竞争力,但从2022年上市到现在没有经历过一次更新换代,人们对它的新鲜感早就消失殆尽了,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审美要求了。
内饰方面,10.25英寸液晶仪表盘与10.25英寸中控屏组成的双联屏设计,给人一种科技感和时尚感,但遗憾的是屏幕周围的黑边比较宽,可能会让一些消费者觉得不够精致,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空间方面,其长宽高分别为4638/1816/1565 mm,轴距也达到了2700mm,但后排空间因车身设计而略显紧凑。动力方面,全系仅提供了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CVT无级变速,最大输出功率135千瓦,日常驾驶足够用,但无法满足部分消费者对于驾驶乐趣的需求。
以目前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来看,空间更大和实用性更高的SUV才是王道,而像昂扬这种跨界SUV想要突围的几率可以说非常渺茫。要知道,在这个价位中消费者有很多款实力出众的车型可选,不仅有各方面表现均衡的燃油车型比如丰田RAV4荣放、本田CR-V、大众途岳、星越L等,还有实力不错的新能源车型比如宋PLUS、银河星舰7 EM-i等,与合资车型相比,在市场认知度以及品牌溢价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而与自主车型相比性价比又不高,即便现在入门级车型已经降到了11.29万元,但相比之下自主品牌车型能提供更丰富的配置和更先进的技术,使得昂扬的价格优势不再明显。
车叔总结
以上两款车型的共同问题包括产品力不足、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影响力下降,以及价格策略不合理。同时各自还有具体问题,比如昂扬的小众定位,ES7的高价和品控问题。两款车型的销量困境折射出2025年车市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加速淘汰燃油车,价格战压缩高端溢价空间,品牌分化加剧马太效应。在智能化、电动化主导的市场中,车企需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平衡产品力与定价,并通过技术迭代与品牌重塑重建竞争力。若无法跳出“小众陷阱”与“价格战泥潭”,此类车型或将加速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