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长安汽车海外合作伙伴大会开启全球化发展新征程

直播车市

774阅读

5小时前

导读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2025长安汽车海外合作伙伴大会在重庆举行,长安汽车发布"2030愿景",计划投入超100亿美元加速全球化,目标2030年全球销量500万辆。大会展示了长安汽车全球化战略的深化成果,并规划了未来五年聚焦五大海外区域市场,加速本地化发展的蓝图。

重庆,2025年4月21日

今日,以"海纳百川·聚势臻峰"为主题的2025长安汽车海外合作伙伴大会在重庆隆重举行。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500位合作伙伴共同见证长安汽车全球化战略的深化成果与未来蓝图。会上,长安汽车正式发布"2030愿景",宣布将投入超100亿美元加速全球化进程,目标2030年实现全球销量500万辆(其中新能源300万辆、海外120万辆),跻身全球汽车品牌前十强。

全球化战略持续进阶: 2030年全球达到500万辆 海外120万辆 进入全球前十 成为世界级品牌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过去五年长安汽车与全球伙伴携手,全力推进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三大计划,全球销量从2020年200万辆攀升至2024年268.4万辆,增幅达34.2%,其中新能源销量突破73.5万辆,海外市场年销量达53.6万辆。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全球化,我们正以'长期主义+本地化运营'双轮驱动,构建全球竞争力。朱华荣强调,长安将坚持“稳健勇进”,深入推进“13336”战略布局,通过构建多动力路线,以品牌、技术、服务、体系、能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未来五年,长安汽车将聚焦欧洲、中东非、中南美、东南亚、欧亚、欧洲等海外五大区域市场,加速本地化生产制造、品牌运营、客户服务能力建设。

2024海外交出亮眼成绩单:位居中国汽车出口TOP3 出口占有率首破9% 三大品牌海外全面开花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名才现场披露了关键运营数据:

● 产能布局:投资了长安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泰国基地,实现长安汽车海外基地布局重大突破,在海外开发了8个合作产能,累计布局海外58万产能。

● 销售增速:首次跻身中国汽车出口TOP3,总销量突破50万辆,市占率首次突破9.2%,海外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10亿美元。

● 市场拓展:长安汽车已累计进入全球100余个国家。2024年新进入20个国家,是单年度进入国家最多的一年。

● 渠道建设:构建新形态及高端化渠道,推动渠道数量、质量协同跃升 ;目前累计渠道达到1150家,进入中国品牌第一阵营。

● 品牌突破:长安、深蓝、阿维塔3大品牌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2024年长安登榜“BrandZ 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在“海纳百川”计划发布后14个月内即登榜的中国汽车品牌,创下中国汽车品牌登榜最快记录。

● 服务升级:扎实开展海外“一号工程”,在五大区域实现服务团队本地化驻扎,实现服务全覆盖。

● 体系层面:加速推进国际化人才引进、夯实构建一体化运营体系能力。

"在逆全球化浪潮中,长安汽车以连续9年出口增长印证了中国智造的实力。"李名才表示。

2025发展规划: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20款新车出海 目标剑指百万出口

技术突破成为战略落地的核心支撑。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王孝飞透露,长安汽车研发投入累计超1148亿元,已建成1.8万人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其中软件及AI专家突破5000人。

长安汽车2025年发展规划:

● 燃油与新能源双线并举战略:通过燃油车与新能源双轨发展,满足全球市场差异化需求。燃油车领域将聚焦中南美、中东及非洲、欧亚区域等区域,充分发挥燃油产品优势:新能源领域抢抓亚太、欧洲新能源发展窗口期,共同发力,快速实现销量提升目标。

● 品牌架构:承接全球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落地,长安汽车以CHANGAN、DEEPAL、AVATR三大品牌构建全球一致的品牌架构。携手全球合作伙伴,以“1+N”模式开展全球品牌建设,“1”:每年打造一个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IP;“N”:全球各国各大城市开展属地化品牌IP合作及承接全球大IP的配套系列传播。

● 产品攻势:投放20款全球车型(10款燃油/10款新能源),包括四代CS75PLUS、深蓝S05、阿维塔07、长安启源Q07等明星产品。到2027年,长安计划在海外持续投放30余款新品,从营销、渠道、动力类型等方面统筹规划,坚定不移打造全球化的大单品,打造7款以上30万台级产品,以绝对量的领先拉动整个上下游伙伴的高质量发展。

● 技术赋能:基于"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的技术储备,包括在辅助驾驶、智能网联和未来交通生态、底盘和电池硬件扥关键领域,长安汽车已构筑竞争护城河。

直播车市

长安汽车始终对未来发展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未来,长安汽车仍将以核心能力为根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打造“竞争力+高品质”双引擎,助力长安智慧成果在海外市场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