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转型,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发现掌握诸多社会资源的国企单位所管理的产业园区里,物业和园区内民企之间却出现诸多矛盾,国企园区的无序管理成为营商环境建设的盲区,似乎未能将国家政策精神真正落实到位。更有甚者反而出现了严重损害民营企业生存权益的现象。最近冲上新闻热点的上海市杨浦区国顺东路800号百联园区挤压民企生存空间案例可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企查查显示园区管理方为百联集团下属的百联配送实业有限公司,现场实际负责人陈金龙),这一热点事件不仅暴露了当前部分国企管理中存在的严重官僚主义且缺乏纠错机制的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度思考。
百联园区内民企主遭遇失信侵害
事件起因于一起看似普通的意外事故。某民企经营者因园区房屋老旧漏水导致地滑严重摔伤,向百联物业提出协商赔偿请求。物业负责人当时口头承诺赔偿数十万元,并允许该金额直接抵扣房租。然而,在这位企业主历经半年养伤并重新装修准备恢复经营时,却突然被物业以“未缴纳房租”为由,不仅立即单方面解除了合同将经营者赶出园区,同时对当初承诺的赔偿款矢口否认。这种前后矛盾的失信行为让经营者感到极度不公,也让其他园区内的民企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
更令人愤慨的是,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据查证在该百联集团的园区内,物业滥用司法资源打压民企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大批量地发送律师函,正常经营的小微民企甚至因为不允许改动的格式合同不公平条款被随意拉入诉讼沼泽,有的民企在法院尚未做出判决,分出对错之前,就被园区利用其强大的法务资金资源为背景,查封了企业经营账户,企业主说,这种利用自身优势滥用司法资源使民企的正常经营举步维艰,其行为着实令人愤慨!园区内矜矜业业经营了数年之久的某健身机构的企业主在持续的内耗中早已身心俱疲,最终不得不忍痛放弃了热爱的事业和多年的投资,零元转让公司带着遗憾选择黯然退场。该企业主说,面对乱作为的市级国企的物业人员,无论是社区,街道,当地区政府都投诉无门,没人来管,更没人敢管。而有的倔脾气的企业主则靠拉横幅或张贴告知书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这些园区乱象导致党群矛盾激烈,物业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使园区内的民企处于极大的不确定性的压力之下。我们不禁要试问该国企园区的物业负责人到底是得到了什么样授权,拥有怎样的背后势力支持才敢于在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高呼优化营商环境,社会各界鼓励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当下,却敢于如此地挤压园区内的各行各业在疫情后已是生存不易的大小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的。
高新技术企业的艰难抉择
值得注意的是,该园区内获得国家荣誉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也在恶劣环境中难以幸免。面对园区物业的强势不合理的单方面涨价要求,这些企业不得不做出艰难选择,以牺牲自身发展为代价换取一线生存机会,原本计划扩大规模、增加研发投入的企业预算被迫缩减开支仅维持基本生存运营。还有一些企业则无奈迁离园区,但因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过大而蒙受了巨大损失。
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了部分国企管理者对民企生存困境的冷淡和漠视。反而把上级部门下达的理应通过自身招商引资的努力来提升园区效益的压力全部转嫁到了园区内有着重资产投资无法轻易搬离的民企身上,随意大幅涨价,先引进再翻脸的行径,通过不断索取来满足自身利益需求等现象频频发生。在受到投诉后,不反省自身问题,反而以变本加厉地造成纷争矛头指向提出问题方,从而导致内耗了愈演愈烈。长此以往不仅会打击民企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也会削弱整个园区的发展潜力,恶劣影响也会波及地区的经济活力。
侨企双创企业深受其害
除了一般的本土的民企以外,园区内的归侨企业同样受到重创。这些企业经营者响应国家人才政策和我国的统战召唤,怀揣满腔爱国热情归国创业,他们往往面临诸多挑战,本应得到更多支持与助力。但在上述杨浦区国顺东路800号的这家百联园区的物业粗暴管理下却陷入了深深的内耗泥沼。物业利用手中的国企强势地位,强行被要求企业在原本的长期合同到期后必须改签1年短期不规定涨幅的格式合同,从此每到合同续租时,无预警的大幅涨价就随之而来。一家企业在疫情前后的5年内的租金综合增幅超过60%,我们高呼着民企是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归精英是国家建设的宝贵财富的时候,在这个热点园区里仅仅一介国企基层的物业管理者竟然可以利用职权呼风唤雨,驱使权力的大棒,肆意搅乱民企正常经营。这不仅是对民企合法权益的侵犯,更是对国家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的公然违背!而园区自身也在民企的纷纷出逃之后丧失了应有的活力,几年前原本欣欣向荣几乎满租状态的园区场地,而今空租率居高不下,大批闲置空间造成了极大国家资源浪费,面度如此双败的结局,园区管理者一味归罪于经济下行的外因,但从上述案例来看,结论不得不指向源自人祸内因。
公账私账问题,亟须介入调查
该百联园区还存在严重的公私账目不分问题。据多名群众反映,园区还存在着利用违章建筑出租所得租金的去向至今不明等情况。这引发了公众对于资金收入和用途的质疑。作为一家上市企业的集团公司,其下属的各级公司组织和管理者,理应严格遵守国家的国企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所有收入均合法并合规地使用,且能接受来自社会的多方监督。然而却依然出现了群众质疑营私舞弊的可能,这显然需要组织上乃至各级纪委部门主动深入调查,理清事实真相。
而对此类问题,仅仅依靠企业内部自查自纠远远不够。必须由第三方的专业独立机构来进行全面财务审计,查明是否存在贪污腐败行为,如有发现就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据调查,该园区的上级百联集团已经连续多年出现营收下降,2020年-2024年,每年下降幅度分别为30.2%、1.62%、6.87%、5.47%、9.32%,国资委100%持股的百联集团内部的国企改革也势在必行,只有彻底清除隐藏在水面下的这些“害群之马”,才能重建市场信任,营造出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建议成立专项调查组,追究失职责任
针对上海市杨浦区国顺东路800号百联园区所暴露出的各种侵害民企生存空间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建议由市纪委牵头成立专项调查组,深入核实是否存在相关人员失职渎职或者贪污腐败的行为,并依据党纪法规严肃处理。而其上级领导单位也应承担相应的管理连带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重拾民心民意!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级政府,党委,国企等掌握国家社会资源的各方来共同努力,从制度设计到执行落地,从效果验收到倾听民意,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公开透明、公正高效,需坚决杜绝官僚主义,杜绝黑箱操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广大民企的创业创新热情,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和动力。
期待更多积极变化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政策导向,其实更关系到每一市场主体的切身利益,也关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我们期待看到像上海这样的城市能够直面问题、主动作为,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各类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成长环境。无论是在政策扶持、金融服务还是法治保障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质生产力,新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民企发展和保护民营企业家的权益。每一位民营企业家都值得在一个公正合理的环境中追逐梦想、实现价值。只有当所有努力都能得到应有回报时,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普惠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