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老款or选新款?零跑C10新旧款对比,谁更值得入手?

车漫部落

2529阅读

2天前

导读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零跑C10新旧款对比,哪款更值得入手?新款动力提升、辅助驾驶加料,但老款优惠1.5万,性价比极高。文章从外观、动力、配置、安全性等多方面详细分析了两款车型的优劣,指出老款零跑C10以高性价比和丰富配置成为不少家庭的心动之选,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老款“清库存”或是更佳选择。

“有个哥们,开了不到一年的秦Plus,跑网约车辛苦攒的钱,还没车降价降得多。”这笑话不是有点好“哭”?年后比亚迪宣告开启全民辅助驾驶时代,7万的海鸥就有辅助驾驶,比亚迪车主掀桌了!小鹏G9价格大幅跳水,小鹏车主掀桌了!现在老车主们满口满口都是“价格背刺”。

最近零跑C10即将迎来改款,动力提升+辅助驾驶“加料”可吸引人了,那零跑C10的车主会不会掀桌呢?有人还说直接买旧款更划算,有1.5万优惠,到底值不值得买呢?今天就给大家捋一捋!

近日,2026 款零跑 C10 纯电版车型目前已现身工信部新车申报名单,我们来看看有什么亮点。

首先,外观方面没啥大变化,就是把之前的手动门把手升级成了电动门把手,整体风格依然简约大气。主要的变化,是电机功率从170kw提升到了220kw,整整多了50kw,动力更猛了。另外,电子电气架构从LEAP3.0升级到了LEAP3.5,技术更先进,用起来应该会更流畅。

激光雷达版变化比较大,摄像头数量从6个升级到了12个,毫米波雷达也从3个增加到了5个,不过老款C10已经支持城市NOA,零跑还承诺持续OTA升级,短期体验差距不大。除此以外,续航方面预计也会有所提升,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看完新款,我们再看看老款吧,目前是优惠1.5万的优惠,纯电入门版实际11.38万就能开走,比同级竞品便宜一大截。

零跑C10从设计之初就清晰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主打大空间、高安全、高性价比。车身长4739mm、宽1900mm、高1680mm,轴距为2825mm,虽然定位是五座SUV,但内部空间也是十分充足,“得房率”高达66.8%,超过理想L7宝马iX3等同级车型,配合26处储物空间、母婴级环保座舱,二排放平最多可容纳15个20英寸行李箱,成为不少家庭的心动之选。

除此以外,全系标配高通8295芯片、14.6英寸中控屏、L2+级辅助驾驶系统,顶配车型更搭载激光雷达,支持L3级辅助驾驶。要知道,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通常价格是超20万的,而零跑C10顶配的价格也就15.08万,简直没有给对手留活路。

另外还配备3D人体工程学座椅、12扬声器音响,支持前排座椅电动调节、通风&加热,空调出风口进行了隐藏式设计,而且还配备 AQS 空气质量管理系统,以“高配低价”作为主要的竞争策略。

安全性上,零跑C10前后车门防撞梁、B柱加强板、座椅横梁等采用核潜艇级 2000MPa 热成型钢。整车使用含铝合金的高性能材料占比高达 73.6% ,获得 中国十佳车身、车身结构单项奖。此外,零跑C10采用了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这个技术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些都是同价位车型很难比的。

动力方面零跑C10提供1.5L增程版和纯电版供消费者选择,其中1.5L增程版最大马力为95Ps,电动机的总马力为231Ps,总扭矩达到320N·m。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就来了,对于家庭来说是绝对够用的。续航方面,C10 搭载的是高效增程系统,可油可电,CLTC纯电续航里程210km,CLTC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190km,CLTC低荷电油耗仅为5.2L/100km。

假设通勤来回20km,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另外,零跑C10还搭载全域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充电足够快,出门也省去了充电慢排长队的焦虑。

零跑C10以20万级的配置,11.38万元的价格起售,简直是对20万级车型的“降维打击”,零跑C10的品价比是有目共睹的。

回到最初的问题:新款是否”背刺”车主?旧款是否值得购买?

看销量就知道了,零跑C10上市一周年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3月单月交付量超1.2万台,占比零跑销量32%,3月上险量破万。要知道,销量好的车型,更新换代的不会太快,价格调整也不会太大,因为车企没必要为了刺激销量,频繁地推出新款。

就产品力而言,现款零跑C10也是留有余地的,拥有B级车尺寸、五连杆悬架、200km+纯电续航混动、8295芯片、NAP驾驶辅助和7.1声道音乐座舱,3-5年智能化都不会落伍,价格门槛还降低到10万出头,与同级产品相比,品价非常高。零跑通过C10证明了“低价≠低质”,甚至有车主反馈:十几万的车,用料比合资品牌20万级更实在。

所以参考零跑以往的定价策略,新款零跑C10刚上市大概率是没优惠的,等等党还是别等了,拿着十几万的预算,显然老款“清库存”更香,品价比暂时没对手,闭眼入就可以了。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