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上海车展迎来了一场定义智能汽车新纪元的发布会——中科创达正式发布面向中央计算的AI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OS 1.0 Evo”。这一产品不仅是技术迭代的里程碑,更是对“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深度诠释。从使命愿景到技术落地,从用户体验到生态布局,这场发布会揭示了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如何以AI为引擎,推动行业跨越式发展。
使命与愿景:以水之哲思,塑万物互联
“善利万物而不争”是滴水OS的核心哲学。正如中科创达联合创始人耿增强所言,这一系统旨在成为包容万物的广义操作系统,汇聚全球产业链伙伴之力,打造智能汽车的数字底座。凭借“滴水成河”的生态聚合能力,以及“水滴石穿”的长期主义精神,滴水OS的目标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构建一个开放、可持续的智能汽车生态系统。
技术积淀:从架构创新到行业赋能
过去两年,中科创达已交出一份亮眼答卷:推出全球首款座舱与智驾融合的架构汽车,实现单芯片跨域融合;量产30余个项目,推动行业开发周期大幅缩短。通过将传统算法全面替换为AI算法,滴水OS让车辆从机械执行转向自主决策。例如,基于AI训练的座舱系统能实时感知环境光线变化,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联动打造沉浸式体验。
三大革新:定义下一代智能座舱
1. 超真实:感官革命再升级
滴水OS 1.0 Evo以“电影级叙事”重构人车交互:
视觉维度:全球首个8K四屏无缝场景切换技术,配合650万面高精度渲染模型,实现钢琴烤漆质感、动态光影追踪等细节;
交互创新:首创“智穹融合实景”技术,将千米级导航、百米级自动驾驶数据与10米级实景视频融合,解决狭窄路段泊车盲区痛点;
全感官协同:杜比级环绕声场、无麦K歌系统与主动降噪技术,构建“车内外环境一体化”的感官矩阵。
2. 超智能:端边云架构破局响应瓶颈
针对传统云端AI延迟高、隐私风险大的痛点,滴水OS推出端边云协同架构:
边缘智能:在车规级芯片上部署本地化模型,实现毫秒级响应,方言识别、泛化语义理解准确率超95%;
场景化AI:推出“AI生成哨兵”,可智能判别车辆威胁(如恶意破坏、交警贴条),并联动环境数据主动预警(如雨天关窗提醒、阅读灯自动开启);
多模态感知:融合视觉、听觉、温度等数据,实现“无指令交互”——一句“我热了”即可触发空调调节,让车辆成为真正的“生活管家”。
3. 超融合生态:重构产业协作范式
依托17年操作系统研发经验,滴水OS构建了覆盖芯片适配、算法开发、云端服务的全链条生态:
开发效率革命:通过预集成SOA中间件、虚拟化控制模块,将整车开发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10个月;
跨域集成突破:推出“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架构,逐步集成车身、底盘、动力模块,目标将传统豪华车100余个ECU精简为“1大脑+3小脑”;
全球化布局:与全球16国技术伙伴共建“双生态”,提供符合各地法规的标准化开发平台。
未来图景:成本、量产与生态挑战
在问答环节,中科创达高管直面行业关切:
成本与普及:智能化升级短期将推高成本,但3-5年内AI座舱将成为标配,中国市场的落地速度将领先全球;
量产进程:首款舱驾融合车型预计2025-2026年上市,硬隔离方案成主流选择以保障功能安全;
生态协作:通过定期系统升级(每季度发布更新包)与模块化开发,实现“稳定底座+灵活生态”的平衡。
结语:操作系统即竞争力
滴水OS 1.0 Evo的发布,标志着智能汽车竞争已从硬件堆砌转向操作系统赋能。正如耿增强所言:“这不是代码优劣之争,而是用户体验的终极较量。”当AI渗透到车辆的每一个传感器、每一次交互、每一行代码,汽车终将从交通工具进化为“自主进化的智能生命体”。在这场浪潮中,以操作系统为锚点的生态聚合能力,或将成为定义下一个汽车时代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