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造人”加速:新能源巨头抢滩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鲜橙财经

645阅读

8小时前

导读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比亚迪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通过“自研+投资”双轮驱动战略,豪掷超亿元战略入股帕西尼感知科技。比亚迪整合科技资源,专注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帕西尼合作实现技术复用与产业协同,为汽车业务拓展技术边界,同时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开辟新增长点,有望构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壁垒。

近期,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动作频频,引发行业高度关注。继2023年投资智元机器人后,比亚迪于2025年4月22日豪掷超亿元战略入股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为其第一大外部股东,持股13.3738%。这不仅是比亚迪本年度首笔重磅股权投资,更是其在具身智能领域迄今最大单笔投资,标志着新能源巨头正式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比亚迪以“自研+投资”双轮驱动战略,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深度布局。2022年组建智能化研究团队,开启机器人本体及系统开发;2024年12月启动具身智能研究团队全球招聘,覆盖人形机器人、双足机器人等研究方向。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十五事业部已启动代号“尧舜禹”的人形机器人项目,整合科技研究院资源成立未来实验室,专注于具身智能技术研发。

在投资合作方面,比亚迪与帕西尼的协同效应尤为显著。帕西尼自主研发的6D霍尔阵列式触觉传感技术,可在1秒内实现百万次触觉采样,捕捉六维力、材质、温度等15种物理属性信息。其多维触觉灵巧手DexH13单手集成1140个传感单元,搭配800万像素手眼相机,可完成易碎品抓取等复杂操作。业界首款多维触觉人形机器人TORA-ONE全身拥有53个自由度,基于视觉-触觉-语言-动作多模态感知模型,能够自主适应多种作业场景。

比亚迪的“造人”战略不仅局限于股权投资,更注重技术复用与产业协同。在汽车智能化应用中,帕西尼的触觉传感技术可应用于智能座舱,实现方向盘握持监测、坐姿感知等功能,将安全预警响应时间缩短75%以上。同时,比亚迪将汽车领域的刀片电池、永磁同步电机及液冷技术复用于机器人研发,显著缩短研发周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竞争中抢滩人形机器人赛道,不仅为汽车业务拓展了技术边界,更在智能制造、工业协作等领域开辟了全新增长曲线。随着“自研+投资”战略的深入推进,比亚迪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构建起独特的技术壁垒,为未来智能生态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

鲜橙财经

鲜橙财经